6月以來,我國豬肉價格經歷由跌轉升的過程;蔬菜水果價格在6月上旬較上期價格大幅下跌,而到6月最后10天出現小幅漲價。專家指出,這在短期將帶動CPI上升,并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目標,但長期來看,可能是通貨膨脹的隱憂。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今年6月21~30日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變動情況。在29種食品中,價格上漲的有13種。記者對比6月上、中、下旬的主要食品價格數據發現,豬肉和部分蔬果價格波動幅度較大。
“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原因,蔬菜和水果價格則主要受季節性波動的因素影響。”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宏觀經濟室副主任李國祥表示。但他也指出,長期來看,這或許是通貨膨脹的隱憂,“貨幣供應量大增首先會反映在食品價格上漲上面,當前市場上充裕的流動性使得主要食品漲價。”(朱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