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連續走高引猜想
沈易安 肖妍茹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突破6.8260關口,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市場猜測央行對人民幣升值態度已逐漸明朗,匯率調整可能會提前。
路透社昨在解讀國家發改委一份報告時認為,中國為重啟人民幣升值做好準備。但這份報告事實上是發改委在今年兩會期間報告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官方的最新態度。
海外市場的觀望情緒開始濃厚。昨日,人民幣NDF持穩,機構開始冷靜等待中美高端會面的結果。
3月以來緩慢升值
昨日,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1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6.8259元,與前一交易日的6.8260相比僅變動一個基點,但這一數字已創下近10個月新高。
回顧整個3月份,人民幣升值的話題熱炒以來,人民幣似乎確實有逐步升值的趨勢,從3月2日的6.8268緩慢上升到現在的6.8259,中間一度有反復。
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以上變化足以說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趨勢已經出現。
但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人民幣即期交易員認為,上述中間價的走勢的確釋放了一些模糊的信號,后市還有待觀察,僅僅1到2個基點的變化還不能確定升值的開始。
該交易員同時強調,周三的中間價確實值得注意,因為隔夜美元指數上漲,而今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高開,這與過去略有不同,說明人民幣相對美元的確要更強勢。
劉東亮認為,或許不一定要突破前期的紀錄高點,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會緩慢進行,現在只是有1到2個基點高開的趨勢,若高開幅度擴大到3到5個基點,應該更能說明問題。
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最高為6.800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共計19.25%。
升值預期外熱內冷
最近遠期市場的變化已經體現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海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上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的價格在最近兩周出現下行的趨勢,代表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上升。
不過,NDF價格在近兩日有所回升,昨日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價格盤中報6.6365,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6.6245,價格所代表的升值預期為人民幣兌美元一年后升值2.85%,這一幅度低于本周一的3.20%,但依然明顯高于兩周前的2.16%。
中美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氣氛有所緩和被指是人民幣升值預期比之前上升的原因,美國財政部最近決定推遲公布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告,而市場期待中國對于美方的善意也作出相應的表示,特別是4、5月份國際峰會密集,中美將頻頻接觸,市場預期中美或能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達成一些共識。
不僅是NDF市場,在境內遠期市場,貼水點比上兩周增加很多,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大約從-600點變為現在-860,也反映了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變化。
但境內即期市場還是依然比較平靜。昨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收報6.8256,比前一交易日的6.8258略低,并且日內波幅依然十分有限,僅9個基點。
調匯率還是調機制?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人民幣很可能在5月份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后,比如5月到7月之間重啟升值。
“由于美元已在走強過程中,就是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情況,也已被動升值,因而,本次重啟預期與其說是老調重提的升值,還不如說是從真正意義上變得更富有彈性。”魯政委認為,年內應該趨勢性升值空間有限。
高盛亞洲經濟學家喬虹近日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人民幣在未來三個月內以小幅升值方式啟動匯率調整的可能性開始增大。具體而言,可能的調整方式將包括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日均波動幅度擴大,從±0.5%擴大至±1%;以及未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緩慢下降。
另外,高盛將未來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從原先的6.83、6.83和6.49分別調整為6.74、6.66和6.49。
不過,在央行召開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專家咨詢會上,多數專家指出,目前的關鍵是決策機構不要受國內外各種噪音的干擾,冷靜地根據匯率彈性對我國經濟的實際影響來作出判斷和決策。
魯政委認為,對于此次匯改重啟,應當將著力點放在擴大波幅、培育匯率避險市場、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上,而非此前那種單純應對國際壓力而偏重的“升值幅度”上,為人民幣完全自由浮動和國際化創造條件。
沈易安 肖妍茹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突破6.8260關口,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市場猜測央行對人民幣升值態度已逐漸明朗,匯率調整可能會提前。
路透社昨在解讀國家發改委一份報告時認為,中國為重啟人民幣升值做好準備。但這份報告事實上是發改委在今年兩會期間報告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官方的最新態度。
海外市場的觀望情緒開始濃厚。昨日,人民幣NDF持穩,機構開始冷靜等待中美高端會面的結果。
3月以來緩慢升值
昨日,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1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6.8259元,與前一交易日的6.8260相比僅變動一個基點,但這一數字已創下近10個月新高。
回顧整個3月份,人民幣升值的話題熱炒以來,人民幣似乎確實有逐步升值的趨勢,從3月2日的6.8268緩慢上升到現在的6.8259,中間一度有反復。
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以上變化足以說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趨勢已經出現。
但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人民幣即期交易員認為,上述中間價的走勢的確釋放了一些模糊的信號,后市還有待觀察,僅僅1到2個基點的變化還不能確定升值的開始。
該交易員同時強調,周三的中間價確實值得注意,因為隔夜美元指數上漲,而今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高開,這與過去略有不同,說明人民幣相對美元的確要更強勢。
劉東亮認為,或許不一定要突破前期的紀錄高點,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會緩慢進行,現在只是有1到2個基點高開的趨勢,若高開幅度擴大到3到5個基點,應該更能說明問題。
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最高為6.800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共計19.25%。
升值預期外熱內冷
最近遠期市場的變化已經體現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海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上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的價格在最近兩周出現下行的趨勢,代表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上升。
不過,NDF價格在近兩日有所回升,昨日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價格盤中報6.6365,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6.6245,價格所代表的升值預期為人民幣兌美元一年后升值2.85%,這一幅度低于本周一的3.20%,但依然明顯高于兩周前的2.16%。
中美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氣氛有所緩和被指是人民幣升值預期比之前上升的原因,美國財政部最近決定推遲公布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告,而市場期待中國對于美方的善意也作出相應的表示,特別是4、5月份國際峰會密集,中美將頻頻接觸,市場預期中美或能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達成一些共識。
不僅是NDF市場,在境內遠期市場,貼水點比上兩周增加很多,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大約從-600點變為現在-860,也反映了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變化。
但境內即期市場還是依然比較平靜。昨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收報6.8256,比前一交易日的6.8258略低,并且日內波幅依然十分有限,僅9個基點。
調匯率還是調機制?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人民幣很可能在5月份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后,比如5月到7月之間重啟升值。
“由于美元已在走強過程中,就是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情況,也已被動升值,因而,本次重啟預期與其說是老調重提的升值,還不如說是從真正意義上變得更富有彈性。”魯政委認為,年內應該趨勢性升值空間有限。
高盛亞洲經濟學家喬虹近日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人民幣在未來三個月內以小幅升值方式啟動匯率調整的可能性開始增大。具體而言,可能的調整方式將包括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日均波動幅度擴大,從±0.5%擴大至±1%;以及未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緩慢下降。
另外,高盛將未來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從原先的6.83、6.83和6.49分別調整為6.74、6.66和6.49。
不過,在央行召開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專家咨詢會上,多數專家指出,目前的關鍵是決策機構不要受國內外各種噪音的干擾,冷靜地根據匯率彈性對我國經濟的實際影響來作出判斷和決策。
魯政委認為,對于此次匯改重啟,應當將著力點放在擴大波幅、培育匯率避險市場、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上,而非此前那種單純應對國際壓力而偏重的“升值幅度”上,為人民幣完全自由浮動和國際化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