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維生素市場分析
馬桂燕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出口國之一,2008 年底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世界維生素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今年,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我國維生素類產業的發展壯大,我國維生素產品平穩發展,出口額也穩步增長。
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維生素類產品出口形勢良好,絕大多數產品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10年1-7月,我國維生素類產品出口數量達11.7萬t,同比增加35.9%;出口金額為14.5億美元,同比增加30.9%。在出口的維生素類產品中,VC和VE是兩大支柱產品,占維生素類產品出口額的76.3%;其他未混合的維生素及其衍生物占11.9%;B族維生素占6%;維生素A占不到2%,膽堿及其鹽占5.1%;其中維生素A、E、B2、B6出口總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3%、46.2%、33%、和25.5%, B12和膽堿及其鹽出口總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和11%。
受國內上半年養殖業行情持續低迷的影響,2010年7月份之前我國多數維生素類產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VA、VE下跌幅度都較為明顯;第三季度伊始受部分維生素生產廠家的停產檢修和畜禽養殖逐步回暖等因素的影響,多數維生素品種價格開始有所回暖。
維生素A:目前全球產能基本集中在DSM、BASF、浙江新和成、浙江醫藥、廈門金達威以及安迪蘇等廠家。據報道,2009年全球維生素A產量達創記錄的4.2萬t,其中80%用于飼料添加劑,而我國去年VA總產量大約在4000噸左右,約占國際VA市場總銷量的10%。國內VA產量最大的2家公司為浙江新和成和廈門金達威,其它國內廠家的VA產量較小。目前國際VA市場主要三大廠家是羅氏、巴斯夫和DSM。
2010年1-7月,我國VA及其衍生物累計出口1463t(圖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3%,出口金額為311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18%。A主要出口的國家有德國(585t)和美國(502t),占出口總量的74.3%,其中出口到美國的VA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出口到德國的VA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7.5%。2010年前三季度VA出口均價為21.12美元/kg,同比下降了18%(圖2)。
圖1 2008-2010年1-7月我國VA進出口總量對比圖
2010年1-7月,我國VA及其衍生物累計進口480t,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進口金額為107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1-7月VA主要進口的國家有瑞士(218t)、法國(148t)、德國(79t),該三個國家進口VA數量占進口總量的94%,其中向德國進口的VA總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將近877倍。2010年1-7月,VA進口均價為22.3美元/kg,同比下降了36.5%。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VA出口和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這說明近三年來VA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較大,同時2010年1-7月,VA的進出口總量稍好于2009年同期,這也說明了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VA貿易也有稍好的改觀。
圖2 2008-2010年前三季度(1-7月)我國VA進出口均價對比圖
從圖2可以看出2009年1-7月,VA進口均價高于出口均價將近10美元/kg,而2010年1-7月,其進口均價和出口均價相差不大;VA的進口均價低于出口均價約4美元/kg.
2010年1-9月,VA的價格一路下滑,從年初的160元/kg,下滑至6月的125元/kg。從圖3可以看出3、4月份VA價格相對平穩,市場實際成交價格在148元/kg,6月上旬VA價格有3-5元/kg的反彈,但終因國內需求不足又理性下跌。從第三季度開始,受市場需求好轉影響,浙江新昌地區兩大生產廠家和廈門地區廠家相繼宣布暫停產品報價。其中,廈門地區的廠家從7月初開始進入停產檢修階段,國內市場在7月中旬成交趨于回暖。同時在BASF提高β胡蘿卜素的利好因素提振下,VA的價格也從7月中旬的110元/公斤開始緩慢上漲。8月上旬金達威在結束了停產檢修后隨即宣布提高VA產品價格至135元/公斤。但由于此次金達威的提價幅度明顯超過市場預期,這使得多數業內人士表現出謹慎猶豫的心態,于是價格在此基礎上開始呈現緩慢上漲態勢。9月中下旬VA的價格穩定在120元/公斤左右。
圖3 2010年1-9月維生素A價格走勢圖
維生素E: 從2008年下半年起全球的100%VE油供應商僅為DSM、BASF、新和成、浙江醫藥四家。VE是我國繼VC后第二大出口維生素類產品。
2010年1-7月,我國VE及其衍生物累計出口22042t,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出口金額425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圖4)。1-7月,我國VE主要出口的國家有美國(6203t)、德國(5596t)、荷蘭(2793t)、日本(1145t),其中向上述幾個國家出口的VE占出口總量的71%,其中出口到美國的VA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且向德國、荷蘭出口的VE數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124%和80%;1-7月,我國出口到越南、泰國、黎巴嫩的VE數量同比分別增加了174%、63%、117%。且近幾年來以越南、泰國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已成為我國VE新出口的市場,且每年出口VE的數量呈遞增趨勢。2010年1-7月,VE出口均價為19.5美元/kg,同比增加了3.17%(圖5)。
圖4 2008-2010年前三季度(1-7月)我國VE進出口總量對比圖
1-7月,我國VE及其衍生物累計進口3657t,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7%,進口金額為1104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圖4)。主要進口VE的主要國家有瑞士(2619t)、德國(674t)、美國(248t),該三個國家進口VA數量占進口總量的96%,其中向瑞士、美國、德國進口的VA總量同比分別增加了42%、50%、48%。1-7月,VE進口均價為30.1美元/kg,同比下降了3.2%(圖5)。
圖5 2008-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VA進出口均價對比圖
2010年上半年國內VE市場持續下跌行情,銷售形勢與其他多數維生素品種、添加劑產品一樣,呈現下滑態勢(圖6)。盡管5月底部分進口品牌VE生產商一直堅持“挺價”策略,但國內VE市場受需求不足所限制仍一路下滑,一直到7月下旬,國內VA市場在需求逐步回暖的影響下,出現市場報價水平回升的局面。7月底考慮到VE市場價格水平已經跌至百元關口,部分飼料廠抓住VE價格基本觸底的時機批量采購,市場成交量也明顯放大。據多數生產商反映,7月份國內VE市場銷量呈現恢復性增長趨勢,前半月整體成交量較上月同期出現了兩成左右的增長幅度。8月中上旬開始,VE價格開始緩慢增長,從108元/kg一直上漲至9月中旬的120元/kg左右。
據美國著名國際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一份報告中顯示,世界上VE總產量的81%被用作飼料添加劑,而目前我國出口的VE主要是用于飼料添加的,該公司指出2010年下半年飼料級VE出口形勢繼續良好發展,這對國內VE生產商來講是一利好消息。
近兩年來泰國和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加大了對VE的進口量,這是因為近幾年來泰國、越南等國家大力發展養殖業所造成的。而VE作為重要的飼料添加劑使得其需求在東南亞等國家直接上升,同時該地區也是我國VE出口的新的熱點市場。
圖6 2010年1-9月VE價格走勢圖
維生素B2: 國內主要生產企業有湖北廣濟、上海迪賽諾、寧夏啟元、山東新發、山東恩貝等,國外主要生產企業有帝斯曼和巴斯夫。2010年1-7月,我國VB2及其衍生物累計出口1270t,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出口金額358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1-7月,我國VB2主要出口的國家有美國(327t)、德國(219t)、新加坡(128t)、印度(120t),其中向上述幾個國家出口的VB2占出口總量的63%,其中出口到美國的VA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且向約旦、以色列、泰國的VB2數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2160%、125%和95%。從海關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我國VB2及其衍生物向中東、東南亞國家出口數量有遞增的趨勢。
2010年前三季度VB2價格總體來看波動幅度不是很大,1月份其成交價格最高在138元/kg,9月中下旬其價格在133元/公斤左右,需求穩定,價格變化不大。
維生素D3:國內生產企業主要有浙江花園、廈門金達威、浙江新和成及臺州海盛化工;國外的生產企業主要是帝斯曼、巴斯夫和安迪蘇。早在2009年7月份由于供不應求和生產成本的上漲直接導致了VD3價格的大幅飆升。2009年VD3價格從7月份的50-70元/kg突然猛漲,到11月份,最高報價達到500元/kg,12月份,價格有所回落,市場成交價格在330-350元/kg。 進入2010年VD3的價格開始受需求不足緩慢下滑,2月份受春節效應的影響,價格有所上漲,上漲幅度在50元/公斤左右,但終因需求不足和距買方心里價位尚遠等原因,價格全面下滑。從3月初開始,VD3的價格從370元/公斤一直下滑至9月中下旬的88元/公斤(圖7)。在所有的維生素品種中,VD3的價格在8、9月份養殖旺季沒有停止其急速下滑腳步實屬唯一,究其原因與2009年其價格出現“井噴”有著必然聯系。
圖7 2010年前三季度VD3價格走勢圖
泛酸鈣:泛酸鈣價格在近兩年基本處于穩定態勢,大起大落的情況基本沒有。當前泛酸鈣產品價格處于歷史低位,其主要生產廠家有鑫富藥業、新發藥業、山東華辰生化以及日本第一制藥和BASF等少數廠家。從產能來看,鑫富藥業這幾年一直都在擴產,2009年D-泛酸鈣產能達到7000噸,產能已經排名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30%。
2010年前三季度泛酸鈣價格沒有太大變化,價格區間在54元/kg-62元/kg(圖8)。
圖8 2010年前三季度泛酸鈣價格走勢圖
膽堿及其鹽:2010年1-7月,我國膽堿及其鹽累計出口5992t,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出口金額662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1-7月,我國膽堿及其鹽主要出口的國家有美國(968t)、西班牙(657t)、臺灣省(424t)、巴西(419t),其中向上述幾個國家出口的膽堿及其鹽占出口總量的41%,其中出口到美國、巴西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了96%和548%。2010年1-7月,我國膽堿及其鹽累計進口3350t,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出口金額93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于比利時(3281t)和日本(48t),其中向比利時進口數量同比下降17%,向日本進口數量同比增加43%,向比利時和日本進口的膽堿及其鹽占進口總量的99%之多。
2010年5月份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國內膽堿原料市場表現出弱勢下行格局。同時,國內市場消費低迷的現狀使得多數原本力挺價格的膽堿企業不得不降低產品價格。5月份國內50%含量粉劑氯化膽堿的市場價格在5000元/t左右,之后膽堿價格有所下降,一直到8月底的4300元/t。8月底環氧乙烷價格大多集中在10500-11000元/噸,較之前上漲了200-500元/噸,整個8月份國內環氧乙烷價格累計上漲了約600-800元/噸,部分廠家的提價幅度超過1000元/噸。由于氯化膽堿的生產主原料是環氧乙烷,受此影響河北滄州和山東濱州這兩個膽堿生產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均出現了膽堿價格上漲的趨勢。9月中下旬50%含量粉劑氯化膽堿的價格穩定在4700元/t左右。
維生素B6:主要生產廠家有羅氏(上海)維生素有限公司、湖北咸寧第二制藥廠、江蘇張家港宏興化學制藥公司、上海晨富江西森泰藥業有限公司等,我國VB6衍生物極其大部分用于出口。2010年前三季度(1-7月)我國VB6出口總量為2357t,同比增加25.5%,出口金額4374萬美元,同比增長24.7%。其主要出口國為美國(619t)、德國(311t)、日本(175t),向上述國家出口的VB6極其衍生物同比分別上漲了43%、39%和169%。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VB6價格處于震蕩態勢,最高價格在138元/kg,最低價約129元/kg。
葉酸:國內葉酸的主要生產企業有山東新發藥業、江蘇常州牛塘化工廠、江蘇康瑞化工廠、江蘇鎮江高鵬藥業公司等。2010年前三季度葉酸價格總體穩定在170元/kg左右。
生物素(VH):我國是全球生物素生產基地,目前我國生物素純品年產量約為190噸,占全球總產量的80%以上。飼料市場上主要有2%飼料級生物素。近年市場需求增長相對較快,年增長率能達到10%。浙江醫藥、浙江新和成及浙江圣達是我國生物素的主要生產廠家,其中浙江醫藥旗下的新昌制藥廠是全球最大的生產企業。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生物素價格一直處于78元/公斤左右,價格相對其他品種較為穩定。
煙酸與煙酰胺(維生素PP):全球的生產企業主要有瑞士龍沙、吉友聯、迪高沙等,國內生產企業較多,主要有廣州龍沙、浙江愛迪亞、天津亨天利、杭州合應等。“需求不足,成交量小”是煙酰胺市場的主要特點。2010年1-8月份煙酰胺的價格一直在70-82元/公斤附近震蕩。
VC:目前,全球市場需求量約為12萬噸,主要供應商有6家,除DSM蘇格蘭廠外,其余5家均在我國,分別是石家莊制藥、東北制藥、華藥維爾康、及江山制藥以及魯維制藥 。而到目前為止,我國這5家生產企業的產能就已經與全球VC市場需求量持平。也就是說,目前全球VC市場供需處于一個飽和狀態,國內市場也處于明顯供大于求的局面。據國際醫藥工業聯合會統計目前中國VC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0%左右。2010年1-7月,我國VC產量穩定增長,市場供應充足,2010年價格由1月份的80元/公斤下滑到8月份的40元/公斤左右。
小結
總體來看,2010年上半年維生素品種由于供應相對充足,需求下滑,價格呈現下滑態勢,從7月份開始止跌回穩,8、9月份市場逐步回暖。這主要是受到了我國養殖業,尤其是生豬養殖效益的下滑的影響。2010年第四季度隨著國慶、元旦等節日的到來,蛋、肉類的消費有望進一步增加,養殖效益將進一步提高,進而促進飼料業的發展,拉動維生素產品消費的提高。但由于目前維生素產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預計維生素類產品價格漲幅空間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