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復活節,歐美市場休市,無當日原油期貨結算價。
據彭博社周五(3月25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分析師及交易員傾向于看空下周NYMEX原油價格走勢。在接受調查的40位分析師中,看漲10人(25%),看跌50人(50%),看平10人(25%)。
雖然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再度大減,但美國原油庫存激增引發的擔憂令投資者看空情緒回升。此外,假期來臨也令投資者較為保守。
“OPEC石油產量仍舊較高,而且伊朗料將持續增產,”三菱商事駐東京的石油風險經理Tony Nunan稱。“如果庫存持續增加,我預計油價將下跌,并再次測試35美元水平,”他稱。
目前OPEC成員國和非成員產油國將于今年4月17日齊聚卡塔爾首都多哈,就擴大凍產協議再舉行一輪談判。根據最新的進展,在周四阿聯酋和印尼確認參會后,目前已有12個產油國確定出席會議,除了伊朗和利比亞,其他OPEC成員國都確認參加。
此前凍產協議已經遭到諸多質疑,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4大產油國將協議凍結在今年1月水平,且協議能否嚴格執行也受到質疑。隨著越來越多細節曝光,凍產似乎只是一場鬧劇,而俄羅斯最新的表態則進一步確認了動產協議隱藏的漏洞。
俄羅斯可謂是這場“凍產風暴”的攪動者,盡管莫斯科計劃簽署旨在提升原油價格的全球凍產協議,但俄羅斯4月份出口歐洲的原油量仍將超過2013年以來的任何月份。俄羅斯這種做法凸顯了執行凍產協議的難度,也表明相關國家可能會利用各種漏洞來繼續加大出口,提振油價的初衷可能被粉碎。
俄羅斯石油部長諾瓦克在被問及凍產協議將包含哪些細節時表示:談判僅涉及產量的凍結,而非出口。這表明俄羅斯可以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同時提高出口,將煉油廠的原油用于出口。
此外,下個月即將出現的大量俄羅斯原油出口,也得到俄羅斯輸油管道寡頭Transneft的確認。該公司周三向路透表示,俄羅斯將于4月通過波羅的海口岸出口700萬噸原油,為2013年10月以來新高。這與3月641萬噸的計劃出口量相比,增幅達9%。俄羅斯出口的增長,表明執行凍產共識到底有多艱難。
而在上月中旬凍產共識達成前,沙特的原油出口剛剛創下十個月來最高水平。據原油市場數據供應機構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JODI),今年1月沙特原油出口量較去年12月的749萬桶/日進一步上升,達到784萬桶/日,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
而除了俄羅斯和沙特外,JODI數據顯示,1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其他產油國的原油出口也均有所增加。
這也難怪國際能源署(IEA)一位高級官員近日表示,OPEC成員國與俄羅斯達成的凍產協議可能“毫無意義”,因沙特已經是這些參會方中唯一有能力提高原油產量的國家。一旦利比亞和伊朗雙雙缺席4月17日多哈會議,OPEC與非OPEC產油國的凍產協議恐將蒙上陰影,因這兩個國家擁有充沛的增產能力。
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也評論稱,凍產只是一場鬧劇,目的在于刺激油價回升,而在現實中既無法對原油供應帶來任何限制,反而可能因為出口增長抵消內需下滑而推動供應的增加。
此外,原油空頭最近也沒省心。油價近期的漲勢使得產油商紛紛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希望對沖風險,而這或許又將反過來限制油價進一步上漲。交易員稱,美國處境艱難的頁巖油生產商最近幾周紛紛以約六個月來最快速度出售未來的產出,限制了油價反彈,有可能讓油市30年來最糟糕的局面持續更長時間。
貿易商押注油市供應過剩的情況將至少再持續兩年,即使有初步跡象顯示產量下滑促使原油價格回升。諸如維多、貢渥和嘉能可等貿易行押注,油市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會持續直至2018年。
另外,原油市場期貨溢價曲線正在扁平化,也就是contango結構下的溢價正在收窄。這意味著,無論是海上浮式存儲還是陸地儲油,囤積原油的獲利空間正在變小。在1月晚些時候或2月早些時候囤積的海上浮式存儲庫存將在七八月份解除,這些原油將回歸陸地。據金融博客zerohedge,當前的浮式存儲庫存大約在1.573億桶,2月早些時候約為1.266億桶,因此,未來數月,大約有3100萬桶海上漂著的原油準備靠岸卸貨。
“油價反彈到頭了,”紐約Tyche Capital Advisors基金經理Tariq Zahir這樣說,“在我們看來,(油價的)這一波反彈已經衰竭,未來可能會重新走軟。”
“建立在易變的風險偏好和短暫供應中斷基礎上的價格反彈已經提前消化了,估計市場將回調。”法國興業銀行原油研究部門全球負責人Mike Wittner對路透社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