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生產者和出口商想建立一個類似“歐配克”的組織,以增強其在大豆貿易中的主導權,這一組織目前主要是針對中國的。該想法是在中國因巴西大豆質量問題而退貨,導致大豆價格大幅下跌后產生的。
據悉,大豆價格已經從52雷亞爾/袋下降到38雷亞爾/袋。該想法是由阿根廷大豆種植商Gustavo Grobopocatel提出的,旨在聯合阿根廷、巴西和美國這三大大豆出口國。該想法已經得到阿根廷有關方面的支持。阿根廷經紀人Ricardo Baccarin說,建立該組織是抗衡中國的唯一辦法。巴西在這一問題上尚未統一意見。
巴西一些人士支持建立這樣一個組織,但要回避“歐配克”—這個敏感詞匯;同時,他們也擔心美國不會參加該組織。巴西人認為,大豆不同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但大豆是每年都收獲的,所以建立“大豆歐配克”并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巴西油作物工業協會的人表示,這個主意在操作上也是難以實現的。他們建議三國應建立統一的大豆質量標準,并希望打破芝加哥期貨市場對大豆的壟斷。同時,一些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商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發起人的行列。目前,巴西人對此閉口不談,主要是擔心中國采取報復措施。
巴西糧食出口協會主席Sérgio Mendes說,如果有一天該組織成立,美國也不會參加,因為美國正和我們因為農產品補貼問題僵持不下。據統計,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已取代美國第一的位置,為9000萬噸,美國為8000萬噸。其中,巴西大豆產量的30%,美國大豆產量的40%以及阿根廷大豆產量的75%出口到中國。
另據報道,巴西政府6月11日在“政府公報”中公布了關于大豆檢疫的新標準,即受污染大豆比例為1粒/公斤,如果違反該規定,將受到嚴厲的懲罰,除沒收貨物外,可再處以最高達50萬雷亞爾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