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際大豆市場 » 正文

WTO農業談判五大怪狀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部長理事會結束后,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中爭論最大的農業談判便開始有所動靜。農業談判將在七月達成框架協議。筆者曾經參與過烏拉圭回合的談判,但對目前的狀況,尚有幾點無法理解之處。

  出口補貼

  去年9月的坎昆部長級會議,就歐盟的出口補貼問題,發展中國家提出應該取消,歐盟卻只同意削減。由于雙方的立場對立,坎昆會議以決裂收場。但是,歐盟在5月份改變態度,提出可以廢除出口補貼。由此,談判焦點從出口補貼等補貼問題轉向怎樣降低關稅等市場準入制度問題上。全世界的所有出口補貼幾乎都由歐盟提供,如今歐盟提出要取消出口補貼,所以,有關出口補貼的爭論已經結束。

  如果這次日本要以提出廢除出口補貼作為“進攻材料”,那么,在歐盟休戰后,日本到底想要“進攻”誰呢?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看,會不會認為日本只是戰爭結束后投奔戰勝國一方的“叛徒”呢?

  上限關稅稅率

  盡管主戰場已經轉向市場準入方面,但是,日本對引進不允許超過一定關稅比例的上限關稅仍然持反對意見。這是第二大怪狀。去年8月13日美國和歐盟之間就引進上限關稅達成一致,該內容已經寫進世界貿易組織坎昆部長級會議的議長報告中。預計上限關稅的具體數字將在今后商定,不過,上限關稅稅率不可能超過歐盟目前200%的最高關稅稅率。從美國的現行關稅稅率以及歐盟的改革狀況看,可能會在100%至150%之間。要將高達490%的大米稅率等下調至這么低的水平,日本的農業將面臨崩潰。因此,去年8月底,農林水產大臣發表講話,提出“也要考慮參考各國的直接支付制”,重新探討糧食、農業以及農村基本規劃的問題。

  即使日本和歐盟在農業多功能性的觀點上達成一致,但是,二者在談判中希望獲得的政策卻不相同。日本希望獲得關稅方面的政策,歐盟則希望獲得直接支付方面的政策。由此,二者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的合作以失敗告終。歐盟的農業政策接近美國,即:由市場決定價格,農戶所得采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給予保證,以此降低國內價格,減低對關稅的依存。美國和(本應和日本結成同盟的)歐盟撇下日本,就引進上限關稅達成了一致,不承認像日本的大米那樣的高關稅稅率,這也并不是沒有理由的。但是,現在大臣發表了講話,說要引進直接支付制,可是,日本為什么要繼續反對上限關稅制呢?日本應該重點主張的,難道不是在就“為加強日本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必須采取哪種形式的直接支付”進行探討的基礎上,盡量使其能夠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得以順利實施嗎?

  關稅配額(市場準入)

  在“應對方針”中,日本提出反對市場準入的一律擴大。日本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高于歐盟、美國,可是日本為何不能以此作為談判中的有利條件呢?這是怪狀之三。烏拉圭回合談判協定規定:當基準期(1986年至1988年)的進口量不足國內消費量的5%時,市場準入水平設定為5%。超過5%的品種,將當時的實際進口量設定為市場準入量。日本在除大米以外的實行進口限制的品種方面,所提供的市場準入機會都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所以,都以1986至1988年當時的市場準入量作了承諾。市場準入量的數目之大,是日本的特點。比如小麥的市場準入量達到國內消費量的90%。因此,即使只擴大20%,對日本來說,也會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小麥,幾乎所有的國內消費都不得不進口,國內生產將無法進行。根據新基本法,小麥自給率將由40%提高到45%。而作為有可能為提高自給率作出貢獻的農作物,只有小麥、大豆、飼料作物等幾種有限的作物值得期待。而且,為使自給率提高1%,小麥生產就必須由1999年的58萬噸提高到100萬噸,擴大1.7倍。小麥生產如果為零,自給率反而會下降1%,要實現基本法提出的自給率目標是不可能的。

  出口稅、出口數量限制

  第四大怪狀是,對出口稅、出口數量限制的規定的觀點,從這次的“應對方針”中忽然銷聲匿跡了。

  烏拉圭回合談判中,使歐盟的出口補貼得以正當化的觀點是:采用出口補貼,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廉價的食物。可是,在1995年到1997年國際糧食價格上漲之際,歐盟卻停止支付出口補貼。相反,為了將低于國際價格的廉價糧食提供給國內消費者和加工企業,歐盟采取了禁止出口國內農產品、并向出口商征收出口稅(昂貴的國際價格和低廉的國內價格之間的差額)的措施。在國際價格上漲,發展中國家難以弄到糧食的困難局面下,歐盟卻通過征收出口稅的措施,拒絕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雖然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對出口稅沒有作任何規定,但是從危及到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的角度看,這是一個比出口補貼更為嚴重的問題。

  另外,烏拉圭回合協定雖然要求將進口數量限制實行關稅化,但是出口數量限制卻依然存在,很難說考慮到了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權利義務的均衡。因此,2000年日本提出建議:應該和烏拉圭回合的關稅化一樣,在將所有的出口數量限制替換成出口稅的基礎上實行減讓措施。

  在糧食、大豆方面,發達國家以及中國、泰國、阿根廷、巴西等幾個國家的出口總量幾乎占了出口市場的100%,而工業化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量卻極少。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是無力購買足夠糧食的貧困的糧食進口國。對出口稅、出口數量限制實行嚴格規定,作為關系到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問題,或許能夠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這樣的提案,對顯示日本積極參與談判的姿態是有效的。2000年的日本提案中,強調了這一觀點。可是,這一有望在全球通用的主張,為什么在這次的“應對方針”中卻沒了蹤影?

  多功能性

  怪狀之五是,迄今為止日本付出了相當大努力所主張的、在國際上有望達成一致的、有關農業的多功能性的主張,竟變得無影無蹤了。

  關于農業的多功能性,在國際上已得到認可,1998年3月通過的OECD農業部長會議公報中也提出:“農業活動要超越提供食物和纖維這一基本功能,形成一種景觀,為國土保護以及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管理、生物多樣化保護等提供有利的環境”。

  日本的自然條件是山勢陡峭,雨水較多,容易發生自然災害。農林地通過農業和林業活動,可以發揮防止洪澇災害、涵養水源、防止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處理有機廢棄物、凈化空氣等作用。如果在水田種植水稻和麥子,實行一年兩收,其由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量接近于熱帶雨林中的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量。另外,美麗的田園風景等有利于國民的保健休養。這種“多功能性”是無法在市場進行交易的外部經濟。

  2000年的日本提案全面提出了多功能性問題,其中指出,由于多功能性和農業生產、尤其是生產要素處于密不可分的緊密相連的關系(比如,水田的保水功能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洪澇災害),所以,針對要求和生產分離的(沒有必要削減的)“綠箱”措施中有關直接支付的必要條件,應該重新進行探討。外部經濟和生產有關聯時,應該對生產給予補貼,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一主張也是具有充分根據的。

  世界各國的NGO組織提出應該排除經濟全球化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從多功能性的觀點提出對“綠箱”措施的必要條件進行修改的提案,NGO組織愿不愿意接受呢?2000年的日本提案,是征求了公眾意見等國民意見統一過程后而形成的。而且,日本提案的核心是以多功能性為基礎的(當時擔任談判的官員曾自豪地稱該提案“是國民意見統一過程的成果”。執政黨的某實力議員也說過“這是很出色的文章,反復讀了好幾遍”)。可是,雖然不知道經歷了什么樣的國民意見統一過程,在2002年11月進行日本模式提案以后,被認為對國際社會具有充分說服力的該主張,卻被去掉了。

  迄今為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討論,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過程中都得到了反映。和過去采取防御性應對方式的談判不同,日本抱著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討論成果反映到世界貿易組織談判過程的戰略性的積極想法,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積極發起有關農業多功能性的討論,并于2003年如愿地拿出了報告。一般認為,談判中充分利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有關農業多功能性的報告就行了,可是,不知何時有關多功能性的提案本身卻消失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