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前期,出于壓榨利潤嚴重縮水的考慮,東北地區油廠普遍停工減產,促使豆油現貨價格強勁反彈。據貿易商反映,由于在整個11月份,國內豆粕現貨行情持續陰跌走勢,加上同期養殖和飼料企業采購意愿冷淡,導致不少油廠庫存壓力不斷加大,而鑒于前期采購國產大豆成本較高(一般在2900-3000元/噸),促使不少油廠開始停機或限量生產。由此可見,國內油廠為平衡壓榨利潤缺口以及減產限產,短期內對豆油市場將形成利好支撐。
其二,南方地區進口油脂近期陸續集中到港,限制了當地豆油價格反彈的幅度,另外當地豆粕成交情況轉好,對豆油市場走勢也產生一定遏制。據統計,11月份國內南方港口進口食用油數量在15萬噸左右,大量進口油脂集中到港必然對當地食用油價格產生利空影響;另據了解,目前南方地區豆粕價格出現回升,可能促使前期部分停工油廠重新開機,大豆壓榨數量增長也對當地豆油價格反彈產生抑制作用。
其三,后市國內豆油現貨價格仍有上行空間,南北價格差異也會逐漸縮小。今年“兩節”較為臨近,促使國內食用油消費需求被相應“壓縮”,預計進入12月份中旬,受國內油廠精煉需求不斷增長的利好支撐,豆油價格有可能在高位企穩。由于近期東北地區豆油價格行情高漲,可能促使當地油廠開工數量不斷恢復,隨著產量的增長后期北方地區豆油價格也將趨穩;另外,南方地區油廠基本依賴進口大豆,而11-12月份進口成本都在3100-3400元/噸,可能對后期當地豆油價格形成有力支撐。
最后,外盤CBOT大豆期貨價格持續走強,間接支撐后期國內豆油價格趨勢。進入12月份后,外盤CBOT大豆期貨價格受美元貶值、南美天氣等影響,市場技術性買盤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而呈現振蕩走強趨勢。目前,1月大豆合約價格在每蒲式耳769美分,較上周一的761美分/蒲式耳上漲8美分/蒲式耳。由于后期國產大豆上市季節結束,進口大豆成本對國內豆油市場的影響也將逐步加大。
綜上所述,前期北方地區油廠普遍停工減產、南方地區進口油脂集中到港,導致目前國內豆油市場出現北高南低的價格差異。預計市場消費需求趨旺,后期國內豆油市場價格將呈現高位趨漲走勢。后市應密切關注美元走向以及CBOT大豆期價走勢,對國內進口大豆成本的影響,注意防范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