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豆油市場行情回顧
2003年我國豆油市場1-8月以穩為主,小幅震蕩,9月份之后上漲。究其原因:
1. 1月-4月上旬,國內豆油市場呈小幅振蕩回落態勢
首先,迎“雙節”備貨期已過,需求出現季節性下降,進口豆油到港量增加,價格回落,豆油市場上漲乏力,但由于原料市場價格堅挺,因此,跌幅不大。
其次,盡管一些大型加工廠因原料供應短缺,或擔心虧損而選擇停產,造成部分地區因供應緊張而價格上升,但由于國家儲備油脂輪出,進口毛豆油到港數量出現增長,豆油市場整體呈現下跌態勢。
2. 4月中旬-8月下旬,國內豆油市場受SARS影響而出現一波快速上漲后,仍呈小幅振蕩回落走勢
首先,進入4月中旬后,由于SARS擴散,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短暫的食用油搶購現象,豆油價格因此大幅上漲。“五一”過后,市場趨于平靜,豆油價格隨即回落。
其次,進入五月下旬,由于大豆進口速度的緩慢,毛豆油貨源供給不足以及采購成本增大,國內豆油市場價格再次小幅上漲。
第三,隨著進口大豆到港量增加,新產油菜籽上市,及自身供給方面的壓力,加之廉價進口豆油的供應量繼續增加,促使豆油價格下跌。
3.9月份之后,受國際油脂市場和國內大豆市場價格上漲的帶動,國內豆油價格在爆漲后小幅回落并在高位徘徊
首先,9月出現了加工業盼望已久的上漲,豆油、菜籽油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其次,10月中旬,由于美國農業部再次調低產量和庫存量,導致美國豆油報價快速上漲,加之國內大豆市場價格的飚升和到岸升貼水的上漲,國內豆油價格出現了始料不及的大幅飚升。
第三,由于豆油的供給量大幅提高,價格在11月份理性回落后,由于季節性需求放大,豆油價格在年底高企。
二、豆油供求情況分析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2/2003年度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632萬噸,其中包括國產豆油460萬噸,進口豆油172萬噸。該年度食用消費量預計為50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為60萬噸,總消費量預計達565萬噸,同比增長180萬噸。豆油消費量大幅增長源于其自身消費量快速增長及對菜籽油、花生油替代消費量的增長。
在2003/2004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630萬噸,其中豆油產量預計為510萬噸,進口量預計為120萬噸。該年度食用消費量預計為56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將達到70萬噸,總消費量預計達到630萬噸,同比增長65萬噸。
三、我國豆油進出口狀況分析
早在2003年初,市場預計由于大豆進口將創新高,從而加大國內豆油的供給能力,我國將會減少國際市場毛豆油的采購量。但由于2003年國內豆油價格一直處在歷史較高價位,和國際市場差價也一直較大,如7月、8月份到港毛豆油到港完稅成本與當時江浙地區二級豆油集中出廠價格之間至少存在200-300元/噸的差價,而出現4月末的爆漲和10月份的井噴時差價更大,因此許多精煉廠增加了進口毛豆油的采購而減少了國產豆油的采購。進口毛豆油到港數量增加,及其到港完稅成本的降低將成為今年推動豆油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動力。
據國家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在2002年豆油進口量增加的基礎上,2003年再次刷新進口記錄,全年累計進口188萬噸,同比增長116%;這些進口豆油除少部分用于補充國儲庫存之外,大部分進入市場流通。
四、2004年國內豆油市場展望
由于預計2004年大豆進口將和2003年持平或略增,加之預計2004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總產量也會有明顯提高,我國壓榨用大豆供給和豆油產量都將有大幅提高。預計2004年國內豆油市場以穩中趨跌態勢為主,但不排除季節性用油高峰來臨和大豆有效供給短缺時而引發的豆油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