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3月4日消息:據貿易商周四稱,由于國內植物油價格未能尾隨芝加哥豆油飆升而走強,中國可能取消更多的南美豆油船貨,部分原因在于中國轉購更便宜的棕櫚油。
本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和豆油期價分別創下15年半以及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是在中國取消豆油合同的傳聞打壓下回落。
中國貿易商稱,由于國內植物油價格偏低,再加上南美港口擁塞,中國買家在上月底就取消了約6到10萬噸南美豆油船貨。貿易商表示估計會有更多的中國買家效仿,特別是如果芝加哥豆油期價進一步下滑和CNF升水回升,因為這樣會減少取消船貨的成本。
上海某國際商行一位貿易商稱,另外一個買家也在考慮取消船貨。由于棕櫚油進口,中國的豆油需求低迷不振,國內植物油價格同樣偏低。
貿易商稱,近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油急劇飆升,導致豆油的到岸價在CBOT5月豆油期價上每磅減去2美分,相比之下,許多中國買家敲定的豆油價格升水超過1美分。
上海一位貿易商稱,豆油升水價格急劇下滑,價差相當巨大。他預計買家將會取消豆油船貨。
☆ 天氣轉暖,壓榨數量減少
除了國際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外,隨著天氣轉暖,中國還面臨著國內價格存在許多不定因素。低價的棕櫚油消費正趨于提高。
在過去幾個月里,隨著豆油和棕櫚油船貨到港,再加上高油油菜籽收獲即將開始,因而國內植物油價格一直受到壓力。
上海貿易商稱,國產豆油價格保持穩定,但是如果進口豆油的話,商家根本無利可賺。另外一位貿易商補充說,中國需求植物油,不過棕櫚油價格比豆油每噸便宜約200美元。
據中國糧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25日時,二級國產豆油報價下跌到了每噸7,300-7,400元(882-894美元),相比之下,一周前為7,350-7,450元(888-900美元)。
由于禽流感疫情傳播,國內豆油價格大跌,許多中國油廠自年初就已經逐步減少開工,從而促使植物油進口提高,油籽進口反而下降。
貿易商稱,2004年中國從馬來西亞和印尼進口的棕櫚油數量預計超過250萬噸,年比增長37%。今年至今為止,中國已經定購了100萬噸豆油。2月份豆油到貨量約為25萬噸,1月份為273,698噸,12月份為349,21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