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豆粕價格還將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國內大豆供應數量減少,油廠豆油產量可能下降,但并不能意謂著后期豆油價格就能夠實現順利上漲。主要分析原因如下:
一、國內豆油供應量大幅增長
春節后,由于禽流感在國內肆虐,豆粕需求下降,眾多油廠被迫停產,國內豆油供應量銳減,于是中國進口商把采購方向轉向進口毛豆油上,簽訂了大量的訂單。據悉,3月份和4月份進口毛豆油到港比較密集,3月份到港總量將超過20萬噸,而目前由于禽流感疫情的解除各油廠開工率普遍提高,豆油產量又急劇增長,近期國內豆油供應將不可能再度緊張,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市場價格的繼續上漲。
二、棕櫚油、棉油摻兌展開
目前,國內棕櫚油價格在6300-6350元/噸,比豆油價格低1000元/噸,棉油價格在6900元/噸,比豆油價格低300-400元/噸。今年氣溫回升較早,3月份各地即出現明顯回暖,棕櫚油和棉油在豆油中的摻兌也隨即展開,隨著后期氣溫上升加快,其摻兌比例還將放量增大。另外,今年我國又出臺了鼓勵進口混合油的措施,將致使后市豆油需求進一步低迷,近期中國買家相繼取消南美豆油船貨就證明了市場的擔憂,其市場價格必然遭受牽連。
三、豆粕價格的高漲有利于油廠對豆油的順價銷售
后期,在豆粕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油廠壓榨利潤將比較豐厚,為鎖定利潤,可能通過下調豆油價格來吸引市場采購,這樣國內豆油低價交易將可能順理成章。
由于以上諸多利空打壓,市場價格還有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