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部市場預警系統監測,生產方面:由于油料價格連續兩年上漲,油料銷路順暢,農民種植油料有積極性,預計今年油料播種面積比上年有所擴大,其中優質油料面積繼續增加。
氣象狀況:各產區油菜籽普遍處于開花、結莢、鼓粒階段,江南局部地區進入成熟期。陜西、長江中下游和川貴大部油菜產區氣溫偏高,晴天較多,有利于油菜開花結莢。貴州西部連陰雨對油菜結莢、鼓粒不利。總體看,目前氣候條件有利于油菜生長。
進出口方面: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口大豆382萬噸,同比增長88.8%;進口油菜籽19.7萬噸,同比激增(去年同期僅進口了197噸)。傳統油料出口產品中,花生累計出口10.5萬噸,同比減少24.0%;葵花籽出口1.3萬噸,同比增長23.7%;芝麻出口2891噸,同比減少84.0%。
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105萬噸,同比增長118%。其中,進口棕櫚油40.3萬噸,同比增長17.2%;進口豆油54.8萬噸,同比增長3.5倍多;進口菜籽油8萬噸,呈現大幅度增加趨勢。
國內供求判斷:食油供給方面,由于2003年油料與大豆減產,而需求預計增長6%左右,2003/04年度(2003年6月-2004年5月)國內食油產需缺口加大。但在大豆、豆油以及棕櫚油大量進口的形勢下,預計全年度食油可供資源量仍比上年度增長11%左右。分品種看,菜油、豆油、棕櫚油供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花生油略有下降,其他品種變化不大。總體看,本年度國內食油供需基本平衡,但近幾個月是菜籽油供給淡季,南方主銷區菜籽油供應相對偏緊。
從油料看,鑒于大豆進口激增,2003/04年度國內油料總供給比較充裕,但同時也存在品種余缺,其中,大豆供給有余,油菜籽與花生供給不足。
國際供求判斷:據有關方面最新預測,2003/04市場年度全球油料產量比上年度增長4.4%,將創歷史新高。預計全球油料壓榨量將比上年度增長7.1%,貿易量增長5.2%。由于需要增長快于產量增長,全球油料期末庫存比上年度將下降7.9%。預計今后全球油料特別是大豆供應仍將持續偏緊。
預計2003/04市場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將比上年度增長6.8%,其中豆油增5.4%、棕櫚油增3.2%、菜油增14.6%、葵花油增6.3 %。預計食油消費量將增長4.7%。總體看,本年度國際食油供給也呈偏緊態勢。
國內價格走勢:一季度國內油料、食油價格在高位基礎上繼續上行。3月中旬,鄭州糧食批發市場2級花生仁價格5800元/噸,與2月份持平,同比高出32%;江浙地區2級菜油出廠價7380元/噸,環比漲3%,同比高24%;山東地區2級豆油出廠價7250元/噸,環比略降,同比高25%;天津港24度棕櫚油價格6280元/噸,環比上漲5%,同比上漲28%。預計二季度國內油料、食油價格將從高位有所回落。
國際價格走勢:一季度國際市場油料與食油價格振蕩上揚。3月中旬,加拿大西部1號油菜籽離岸價每噸306美元,環比上漲10.4%,同比高25%;美國2號黃大豆美灣離岸價每噸355美元,環比上漲16%,同比高59% ;美國豆油離岸價每噸743美元,環比上漲11.4%,同比高46%;馬來西亞24度棕櫚油離岸價每噸552美元,環比上漲8.2%,同比高30%;加拿大毛菜籽油離岸價734美元,環比上漲9.7%,同比高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