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油料及食用油市場產需缺口較大
當前,從壓榨量和消費量看,我國油料主要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食用植物油包括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櫚油,其中菜油和豆油占消費總量的60%左右,花生油和棕櫚油占30%左右。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國食油消費需求穩步增長,據計算,2002年我國食油消費量為1380萬噸左右,2003年在1470萬噸左右。但從生產情況看,近幾年由于氣候不利,大豆等油料沒有實現預期的增產目標,我國食用油產量保持在830萬噸左右,缺口600萬噸左右。
——產需缺口的逐步放大直接導致了近幾年來大豆及食用油的大量進口
從油料看,我國進口的油料主要是大豆和油菜籽。1996年我國轉為大豆凈進口國,當年進口111萬噸,隨后幾年大豆進口持續增長,2003年達到2074萬噸,是歷史最高水平。1998年我國開始大量進口油菜籽,此后進口量呈倒V型走勢,當年進口139萬噸,1999年達260萬噸,2000年達297萬噸,2001年受國際市場油菜籽價格上漲、進口加工利潤不佳影響,進口下降,當年進口了172萬噸,2002年進口了62萬噸,2003年僅有16.4萬噸。
從食用油看,近幾年也存在進口激增的趨勢。2003年我國食用油進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共進口食用油541萬噸,同比增長69.6%。其中,進口豆油188萬噸,比2002年增長116.5%;進口棕櫚油233萬噸,同比增長37.4%。
——預計今年國內食油產需缺口與上年相當
今年我國油菜籽、大豆、花生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可能恢復性增長,但是產量的增加基本被需求的增長所抵消,預計今年國內食油產需缺口與上年相當,全年食油及油料進口需求量仍然較大。據預測,今年全國油料種植面積將比上年增長2%左右,僅略少于歷史最高的2000年?2.31億畝?,預計今年國產油料榨油將接近900萬噸,產油量比上年明顯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4/2005年度我國油菜籽產量(含春播菜籽)為1102萬噸,比上年提高10萬噸,而德國《油世界》預計我國的油菜籽產量將會達到1200萬噸。
——我國對油菜籽的進口需求將出現較大增長
預計今年我國油料及食用油進口將呈現兩個特點:一是我國大豆及食用油的產量增長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進口將繼續呈穩中有增的趨勢;二是油菜籽進口需求將出現較大增長。
由于需求增加,今年一季度我國大豆及食油進口繼續增長,一季度進口大豆541萬噸,同比增長39.2%;進口食用油163萬噸,是去年同期進口量的兩倍多。而我國油菜籽的進口需求增長更快。據我國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進口油菜籽19.7萬噸,去年同期僅進口了197噸。
目前,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已經處于16年來的高點,3月份平均價格在360美元/噸左右,每噸比油菜籽價格高50美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國際市場油菜籽價格每噸比大豆高40美元左右。在大豆價格不出現大幅回落的情況下,我國對油菜籽的進口需求將會繼續增加。德國《油世界》預計,2004年上半年我國將會進口43萬噸油菜籽,而2003年同期幾乎沒有進口油菜籽,全年油菜籽進口量將從2003年的16.4萬噸激增到100萬噸。
——今后我國油料及食用油進口將繼續呈增長的趨勢
從今后幾年我國油料及食用油的供需看,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將繼續保持年均增長50萬~70萬噸的水平,我國油料及食用油的產量增長難以滿足需求的增長,大豆及食用油的進口將繼續呈穩中有增趨勢,而油菜籽進口需求也將恢復到2000年的進口水平。因此,當前我國應加大油料生產種植的科技含量,培育優質油料品種,提高單產,增加生產總量,同時增加期貨交易的品種,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能力,減輕其進口需求對居民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