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來,國內各地豆油價格繼續走低。主要原因如下:
供需不平衡是豆油市場得不到改善的最大阻力
近期,進口毛豆油大量到港,豆油庫存量持續保持高位,季節性需求短缺并無改善。4月份國內進口豆油23.43萬噸,1—4月份共進口豆油99.74萬噸,同比增長了217.9%。大量的進口豆油抵達沿海港口,對豆油市場價格形成打壓,而且進口毛豆油的成交價格一跌再跌,目前已跌至6000元/噸左右,為豆油的進一步下滑創造了條件。另外,雖然政策導向不利于大豆進口,但仍有不少南美大豆陸續抵港,6月上旬進口大豆到港量為65萬噸,國內進口大豆總庫存量為259萬噸,比去年同期高出33萬噸,充足的原料促使國內油廠開工率提高,后期豆油庫存將會明顯增加。持續高位的供應量相對于一直低迷不振的市場需求,近期豆油價格要打破堅冰上浮,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資金匱乏壓力,國內不少油廠不得不壓低豆油報價
前期國內大豆壓榨企業虧損嚴重,再加上多年不遇的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油廠資金緊張,不得不下調油價而回籠資金。
新菜油全面上市,沖擊國內整個油脂市場
目前,國內新菜油即將大量上市,這對現階段已經消費不旺的油脂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與此同時,進口菜油的數量同樣出現大幅增長,1—4月份共進口菜油16.89萬噸。受菜油全面上市的影響,豆油價格回漲無疑更添壓力。
國際市場豆油價格持續走弱制約了國內豆油價格的回漲
現階段國際市場大豆和豆油價格仍在低位整理,這使國內油廠和貿易商看空心理難以減少。雖然在6月份美國農業部供需月報中,將美國豆油產量和庫存調低,對豆油價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后期走勢看軟的棕櫚油市場將會對國際豆油市場造成持續不斷的利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