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倫敦4月29日消息:據經紀商和分析師稱,周四世界原材料航運費率再度下跌,原因是亞洲地區即將慶祝節日,再加上市場擔心中國會積極遏制經濟過熱,貨輪需求疲軟,對船運市場構成利空氣氛。
主要的干散貨運價指數繼續從1月和2月期間的歷史高點位置回落,當時中國大量進口關鍵商品,使得一季度期間的經濟增長達到了9.7%。
周四,波羅的海巴拿馬級貨輪指數下跌53點至3761點,這是六個月來的低點位置。僅本周,該指數的跌幅就接近了14%。
在美灣到日本的基準路線上,載重量在5.5萬噸的貨輪通常裝運谷物,運價約為每噸62美元,低于2月份的歷史最高水平75美元,但是依然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30美元。
波羅的海好望角型貨運指數下跌131點至4959點,不過關鍵路線上的運價依然遠遠高于去年9月份的水平。
中國對好望角型貨輪的旺盛需求帶動干散貨運價從去年秋季開始暴漲。J.E.Hyde船運商在日報中稱,由于中國和日本的缺席,遠東市場暫時受到不利影響,問題是這種趨勢會持續多久。有跡象表明運價還在繼續走低,不過我們預計節后商家還會重新入市尋租貨輪。
許多分析師否認運價會暴跌,他們稱運價調整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一個牛市行情中,價格劇烈波動在所難免。
中國采取措施限制鐵礦石進口,以此給過熱的經濟降溫,這加快了近期運價的回落速度。中國還要求小規模銀行暫停發放貸款,分析師認為這也是政府制止寬松信貸的最新措施,旨在給經濟降溫。
而目前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突然放慢的前景日益感到擔憂。
分析師們預期運價在再度回升之前還會進一步下跌,因為日本在周四開始慶祝黃金周,而中國則從5月1日慶祝為期一周的節日,這些都是利空因素。
諸如天氣引起澳大利亞港口貨輪裝卸耽擱,加拿大船商罷工以及南美谷物收獲產量低于預期等其它因素同樣打壓運價走低。
不過分析師和經紀商依然認為只要中國經濟增長預測沒有出現大幅的調整,那么2004年基本面將不會改變。一位經紀商稱,中國并沒有改變7%的增長預測,他們還得從海外進口鐵礦石、燃煤和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