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到目前在大連地區的可供國產大豆總量在50萬-60萬噸左右,而且據完全統計,在東北一些經銷商手中還有多達100萬噸的國產大豆。由此可見,近期國內大豆供應仍非常充足,油廠進口大豆采購意愿還將降低。
進入第二季度以來,進口大豆一直居高不下,而國內市場油粕價格卻不斷大幅下跌,國內各油廠均遭遇嚴重虧損的境地,部分油廠虧損額曾一度達成1200元/噸。而當前,隨著國內市場豆粕和豆油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并相對企穩,油廠虧損額才有所縮減,至今沿海地區油廠繼續維持在加工虧損750-850元之間的范圍內,國產大豆加工則介于保本和虧損400元左右。大豆壓榨的長期虧損已使多數油廠難以承受,而如果中巴大豆貿易恢復,由于前期合同價較高,油廠則還可能面臨破產,所以多數仍不可能履約接收到貨。油廠的嚴重虧損也使其大傷元氣,周轉資金非常貧乏,加之國家緊縮信貸政策銀行不予貸款支持,預計至少7月份油廠多將無能力詢盤采購。
進入第二季度以來,進口大豆一直居高不下,而國內市場油粕價格卻不斷大幅下跌,國內各油廠均遭遇嚴重虧損的境地,部分油廠虧損額曾一度達成1200元/噸。而當前,隨著國內市場豆粕和豆油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并相對企穩,油廠虧損額才有所縮減,至今沿海地區油廠繼續維持在加工虧損750-850元之間的范圍內,國產大豆加工則介于保本和虧損400元左右。大豆壓榨的長期虧損已使多數油廠難以承受,而如果中巴大豆貿易恢復,由于前期合同價較高,油廠則還可能面臨破產,所以多數仍不可能履約接收到貨。油廠的嚴重虧損也使其大傷元氣,周轉資金非常貧乏,加之國家緊縮信貸政策銀行不予貸款支持,預計至少7月份油廠多將無能力詢盤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