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德潤林1月18日消息:據經紀商周二稱,本周亞洲地區的船運費率出現回落,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底的貨輪需求基本上得到滿足。
但經紀商表示,運價下跌可能只是暫時現象。由于市場傳聞中國為了進口更便宜的南美大豆,而取消了一些美國船貨,這給船運市場構成了一些壓力。
貿易商上周稱,市場傳聞中國可能已經回售了幾船2月船期的美國大豆,原因在于市場擔心國內再度爆發禽流感疫情,從而導致豆粕需求放慢。
美灣到日本的基準路線上,巴拿馬型干散貨運價從上周的65美元跌到了61~63美元。日本某船運公司官員說,有報道稱上周晚些時候一筆船運合同定在60.50美元/噸,實際成交價可能更低一些。
經過近期的攀升后,船運費率近期可能出現暫時的回調整理。
分析師指出,船運費率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需求。
由于中國將會在2月初慶祝農歷新年,因此下周中國的貿易商可能會入市了結生意,然后回家過春節。從季節性考慮,節前的船運市場通常非常強勁,今年也不例外。
在定期船運市場上,美灣到日本的貨輪定期租價為每天4到4.1萬美元,一周前為4.4到4.5萬美元。太平洋市場上的運價為每天3.3-3.4萬美元,上周為3.5萬美元。歐洲到遠東的航線上,運價最低為4~4.1萬美元,上周為4.5萬美元。
如果有制約運價上漲的因素的話,那就是目前貨輪供應充足。但是長期看來,原材料運輸成本將會在今年保持堅挺,因為中國繼續成為推動貿易以及價格的主導因素。
由于中國對谷物和礦石的需求強勁,曾經推動巴拿馬型干散貨運價在去年2月份創下75到80美元的歷史高點。去年的運價曾接近類似的水平,隨后略有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