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和較小型同業香港勝獅貨柜股價 較4月所及高位累計下滑了逾40%.他們生產的集裝箱占全球海運集裝箱的四分之三左 右.
勝獅貨柜旗下的上海寶山太平貨柜副總經理Ren Yudong稱,該公司積壓了逾三萬個集裝 箱,一年前庫存為零.
分析師表示,去年集裝箱資源短缺,來自集裝箱運輸企業的訂單超過了他們的實際需求. 今年海運公司也將盡可能多的集裝箱運回中國,以避免積壓在歐美港口.
中國有70多萬個標準箱(TEU)已經售出,但在等待買家提貨.
“我們可以看到,從美國和歐洲運回來的空集裝箱堆在中國各地.”Ren表示.
里昂證券(CLSA)預測,到2005年第四季,每個20英尺干貨箱的平均銷售價格將從第一季 的2,350美元跌至2,075美元.
凱基證券駐上海的分析師Nancy Wang預計,未來兩三年全球集裝箱平均年需求量將從 2004年的300萬個標準箱降至250-280萬個標準箱.
她說,“景氣的顛峰時期顯然已經結束.”
受益于中國經濟發展帶動的貿易繁榮,船運企業享受了一段輝煌時期,而現在中國需求 放緩和集裝箱過剩前景則重創國際海運費.
反映干散貨輪租船費率的波羅的海綜合運價指數從去年12月高點已下滑62%,目前為近 兩年低點.
盡管今年供需平衡,但集裝箱運費增長正在放緩甚至停滯,一些分析師對2005年的旺季 附加費能否達到去年水準表示懷疑.
荷蘭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夏季海運旺季的太平洋航線運費可能低于去年同 期.”荷蘭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船運類股股價目前承壓.
上周五,韓國船務公司STX Pan Ocean對其在新加坡的首次公開招股(IPO)定價比原計 劃低了近30%.上月,中國遠洋在發行了12.2億美元的IPO後的首個交易日,其股價下挫 了10%.
**景氣回升應有期**
但一些分析師以及集裝箱船運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的困境應該是暫時的.
勝獅貨柜的副財政長譚淑水(Sylvia Tam)稱,該公司有大約積壓了兩個月的庫存,而通 常公司只會保持一個月的庫存水準,但料將在第三季出清多余庫存.
她在一電話訪問中稱,“一些買家暫停下訂單,因市場預計鋼價可能進一步下滑.”
分析師稱,鋼鐵價格下滑不僅意味著訂單延遲,而且也壓縮了集裝箱制造商的利潤率.
麥格理研究預期,隨著未來幾年新的集裝箱輪投入運營,將會重振集裝箱的需求.
麥格理在近期報告中寫道,新的集裝箱輪的訂單依舊維持紀錄高點---未來三年訂單量 相當于現有運力的56%,且主導集裝箱行業的少數公司意欲發動價格競爭.
麥格理稱:“目前此波股價疲勢是受到短期人氣欠佳的影響,且忽視了正面的長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