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商周二表示,亞洲大宗商品指標運費料較當前所及的一年低點進一步下滑,跌勢綿延至8月底,因需求放緩,以及運力過剩令運費承壓.
指標美灣至日本航線的巴拿馬型船舶干散貨運費本周報每噸36-37美元,較一周前下降了3美元左右.
目前的運費較今年3月所及的高點每噸約60-65美元跌逾40%,與去年6月的水準大體相當.
一韓國船運代理表示:"目前我們面臨最糟糕的境況.油價要遠高于去年同期水準,但運費卻基本上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利潤率要大幅減少."
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指標原油期約于亞洲市場周二報每桶57.32美元左右,7月7日曾觸及62.10美元的紀錄高位.
東京的一些船運經紀人表示,原油價格持續走堅推升了船用重油費用,并料支持著運費.
但運輸原材料的實質需求在8月底前,不大可能回升.
其他代理商稱,隨著夏季假期工業活動放緩,亞洲市場的需求在7、8月之間通常較低.
在過去數月中,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與鋼價同步下跌.
一日本船運公司的經紀人稱,"中國船運需求下降是推低運費的關鍵因素.市場上亦出現新的可用船舶."..
**人民幣升值預期**
近幾年來中國對鋼鐵和其他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一直是推動船運市場的主力.
經紀商稱,預期中國于今年稍後會重估人民幣,這亦延遲了該國一些商品的進口.
韓國另一經紀商說道:"我們僅希望中國在今年稍後重估人民幣後的進口會有所回升."
美灣至日本航線的定期租船運費降至每日19,000至20,000美元左右,一周前報約20,000-22,000.
太平洋市場的運費報約10,000美元,一周前報11,000-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