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以來即期運價穩步下跌,深受關注的指標美灣至日本航線現代巴拿馬型船舶運費于3月觸及約每噸60-65美元的年內高點後,迄今累計跌去了近50%.
經紀商稱,周二該運費估計在每噸31-33美元左右,低于一周前的35美元左右.這是自2003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當時運費介于31-34美元之間.
過去兩年,船運市場受來自中國的需求推動而一派繁榮,這導致大量新船投入運營.而原有的船只仍在使用,加之最近數月需求下降,這導致了供給過剩.首爾的一船運代理商表示,"總體而言多余的船只太多了."
行業消息人士表示,船運市場料將于第四季初前後復蘇,屆時航運及商品市場通常會變得活躍,而北美新作谷物運輸大概亦始于此時.
一家日本船運公司經濟商表示,"一年中的這個時期市場活動放緩,許多人開始休假,因此運費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還將維持目前態勢,但隨著秋季到來需求可能回升."
不過業內消息人士稱,市場不太可能重拾過去兩年的強勁漲勢.
**中國租船需求減弱**
中國租船者的熱情預計將減弱,從而導致即期市場船只供給增多.
另一位日本經紀商表示,"去年即期船運市場多次出現嚴重的供應不足,因為租船者人數快速增加,但是目前好景不再了."
他補充說,"來自中國的需求正在下降,但是基本需求仍在.我認為中國租船者已變得更加小心,以避免去年和今年稍早所出現的運費大增情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大量進口鐵礦石以滿足經濟迅速成長的需要.但近期由于產量過剩導致其鋼材價格下滑,中國減緩了鐵礦石進口.
中國的貿易和港口效率改善,也縮小了國外商品進入中國的周期.交易商稱,這意味需要的船只減少.
前述首爾交易商稱,"除非需求大為改善,否則很難消化過剩的船運能力."他還稱,市場料遲早會令部分船只停運.
在期租船市場,美灣至日本航線的費率估計為每天約13,000-14,000美元,外加350,000美元的空航補貼;上周水準為每日15,000-16,000美元.
太平洋市場的費率為每日8,000-9,000美元,上周為10,000-1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