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蔡慶賢經理還做了“全球豆粕市場分析與展望及套利研究”的報告。今后豆粕價格的走勢取決于如下四個因素:1、進口大豆成本價格,2、飼料企業購買心理,3、國內進口大豆數量,4、國內養殖業景氣度。蔡慶賢經理談到豆粕后市走勢的時候,指出1油廠短期內庫存豆粕不多,但后期供給充裕。2、養殖恢復比較緩慢,總需求將會保持平穩。3、成本因素可以計算,逐步下降將成為現實。
弘業期貨的鄭培光副總經理在會議上作了“豆油期貨和能源的關系及走勢分析”報告。他指出世界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發展生物柴油這一產業。法國、日本已經形成年產40萬噸的規模。很多國家對生物柴油實行零稅率或低稅率。我國生物柴油的研究與開發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預計到在2010年的產量為200萬噸/年,2020年產量為1200萬噸/年。豆油期貨已成為準能源期貨,多數情況下,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豆油期價,進而提升整個豆類市場價格。未來能源的緊缺及價格波動將會對豆油直接產生影響,影響的力度隨著生物柴油的產業規模化而不斷加大。預計未來豆油和豆粕、大豆的比值可能會提高,也即豆油的價值將會提升,后市豆油期貨價格走勢將會保持堅挺。
弘業期貨的孫吉東副總經理在會議上作了“玉米的“能源概念”和走勢、投資分析報告”,他認為目前國際原油的緊缺,資源的不可再生,油價近幾年來的飆升,導致尋找新能源以及汽油的替代物已經刻不容緩。幾乎沒有污染的乙醇受到市場的青睞。政府在“十一五規劃”強調,我國科學技術的中長期發展要求必須要重視新能源開發。因而具有替代作用的玉米能源概念將會成為繼太陽能之后一把火,值得投資者關注。孫吉東還就投資者關心的玉米生產就酒精威脅人類口糧的問題作了解釋和說明,他認為,這個并不會對人類的口糧造成威脅。首先就關鍵能源和對環境的正面影響而言,通過谷物生產的乙醇明顯領先通過石油生產的燃料,此外,未來更大的潛力是通過纖維素生產乙醇。 纖維素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通過纖維素所獲的乙醇是非常潔凈的,可以和汽油一樣有效驅動汽車行駛。通過纖維素生產的乙醇使用秸稈、草皮和樹皮,這些纖維素人類并不能食用,根本就不會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而未來通過纖維素生產的乙醇則會做的更好。就玉米期貨的走勢,孫吉東指出玉米期價近期的回落可以理解為過度炒做后的理性調整,后期玉米期價將會震蕩向上,但是由于庫存壓力太大,并且目前整個農產品市場不是很景氣,估計短期內上漲幅度不會不大,但是中長期角度,玉米將具有很好的上漲空間。
江蘇周邊的糧油飼料企業、期貨投資者等130多人參加了會議。大家普遍認為,在目前的新環境下,對農產品的研究應擴大視野,積極關注能源等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并且希望今后這樣的會議活動能經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