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強在論壇上指出,當前我國大豆行業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首先,外資正在對我國大豆加工工業形成壟斷布局,國內大豆行業正面臨著“拉美化”危機。目前,僅ADM、嘉吉、邦吉三家跨國糧商已控制我國近1/3的大豆加工能力。若按實際加工能力計算,國內大豆再加工能力的50%已被外資控制。同時,我國大豆進口供應也主要被少數幾家跨國糧商所控制。其次,進口大豆的激增已經嚴重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國內大豆主產區已經出現賣豆難的問題。第三,大豆行業繼續大面積虧損,國內企業遭遇生存危機。據了解,國內大部分地區大豆加工企業已經持續幾年虧損。
程國強認為,造成我國大豆行業如此嚴峻形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行業組織協調機制。由于沒有行業協調機制和整體規劃,再加上各地區招商引資、投資沖動的作用,大豆產業加工能力建設嚴重失控,從而導致行業無序發展,惡性競爭嚴重。其次,缺乏防范和控制國際市場風險的意識和手段。國內企業規避風險的意識不夠,而且現有體制也不能很好地規避和控制國際市場風險,一些企業反映,因政策限制企業無法參與期市保值。第三,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國際貿易規則。目前,少數幾家跨國公司掌控著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大豆產地的收購、倉儲和出口碼頭設施,控制著全球大部分大豆貨源,而且糧食貿易體制也由這些大糧商決定。
程國強進一步指出,大豆產業面臨的狀況給我國帶來了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首先,影響到了大豆主產區農民增收。其次,對國內市場穩定和國家糧食安全造成不利影響。豆油是我國第一大食用油源,占國內食用油消費的50%;豆粕則為養殖業提供60%的蛋白原料。隨著我國市場的全面對外開放,國際市場風險向國內傳遞不可避免,若大豆行業被外資全面壟斷,既不利于國家宏觀調控,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隱患。第三,直接影響了國內就業。大豆進口和國內加工規模急劇增長,帶動的中間需求主要來自國外,并沒有帶動國內勞動力就業的擴大,這不符合我國工業化中期階段以解決就業能力為基本目標的戰略思路。
程國強最后建議,當前我們一定要警惕和防范跨國公司對我國大豆產業的全面壟斷,防止中國大豆行業落入“拉美化陷阱”。對此,他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盡快制定大豆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出臺反壟斷法,全面評估外資壟斷對就業、市場和產業安全的影響,采取切實措施扶持我國現有大豆加工企業;二是抓緊建立和完善大豆行業組織,由行業協會負責對大豆行業實行統一對外、集中采購,推廣長期供貨合同模式,打破跨國公司對進口的壟斷,加強行業的自律和管理;三是將大豆加工納入國家糧食安全應急體系;四是加強市場風險防范和管理,建立國際市場風險控制應急機制,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交易創新,解決好國有糧食企業進入期貨市場交易和風險控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