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豆油行情最先啟動,終于在周四,大連農產品再次追漲,大豆、豆油、豆粕都相繼走出了象樣的行情。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慢于外盤的節奏。
豆油市場本周大幅上漲,特別是一級油市場的幅度比較大,四級油的幅度相對小一些。山東市場的一級油價從國慶節前的5800元上漲到了6200元,需求平平,山東各地成交與從前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四級豆油也漲到了6000元附近;廣東市場一級豆油漲到了6350元左右,成交情況較好,四級油在6100元左右。 江蘇東海的一級油也漲到了6250元左右,但成交量較小;天津市場的一級豆油也漲到了6250元,成交依然很弱,四級油也漲至6000元,較上周上漲150元/噸。
短短的1個月的時間,是什么力量令國內四級豆油和一級豆油的價格分別都上漲了300-400元,對市場需求是很大的考驗,對壓榨企業的資金狀況和庫存容忍度也是非常大的考驗。
油價短期內再上漲的空間有限,但是如果油價不保持在這樣的水平,壓榨的利潤將會下降的很快,對于迎接明年市場挑戰來說,風險就又增加了不少。但是壓榨企業期望大豆外盤的價格能夠回調,給市場以喘息的時間,消化部分庫存,為渠道和經銷企業建立信心,畢竟,這波上漲行情來的太快、太猛了。
近期油價的飛漲令壓榨企業的壓榨利潤也直線上升,在各地油廠豆粕庫存都不大的時候,壓榨利潤和上周相比有所增加。按照2540元/噸的大豆到岸成本和油粕價格來測算,油廠的獲利大都在150-200元/噸之間(理論上)。當然,油廠的實際進口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有差異,以上的計算并沒有考慮這一點。雖然,現在我們看到壓榨企業的壓榨利潤增加了很多,但是,后市的市場無法預料,因為現在壓榨企業使用的進口大豆是在3個月前購買的,價格較低,而如今,國內豆油的價格緊跟國際市場,在如此的時間差中獲得的利潤,很難維持較長的時間,壓榨企業將在明年面臨市場的嚴峻考驗,如何制定來年的戰略目標是現在最為重要的思路。
國內市場豆粕價格在本周保持者堅定地基礎價格,出現小幅的上升,廣東、華東、山東沿海油廠的豆粕報價大都站在2200元以上,較上周稍長了10-20元錢。和上周持平,東北地區的價格稍低,震蕩在2000元/噸附近,較上周有小幅下降。
國內豆粕的購銷市場略顯清淡,上周末前后,遇到飼料企業的采購活動,交易較頻繁,后半周價格上漲,但是成交情況很不理想,經銷企業表示并不對后市看好;山東市場的需求一般,各大油廠的出貨量減少;京津地區和江蘇地區的豆粕需求也比較遲緩,成交不如從前;目前新建和新整合的個別壓榨廠的豆粕庫存壓力很大。進口豆正在不斷到貨,本月到今天為止,進口大豆的到貨量達到了 80萬噸,港口庫存量接近265萬噸,加之國產豆上市,豆粕的供應將不斷增加,各地區都對后市的豆粕價格不看好,區域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在現貨市場,豆油價格上漲較快而且漲幅較大,對粕價的上漲施壓不少。
據稱,關內地區國產新豆已經大量上市,當地的中小油廠收購還比較積極,山東和河南的新豆收購價格變動不大,始終鎖定在2400元/噸左右而略有30元的浮動。黑龍江新豆也不斷上市,新豆收購價在2100-2300元/噸之間,農戶惜售心理較強,油廠收購量較上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