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16日,中國港口庫存的大豆數量合計為231萬多噸,加之國產大豆的收購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內在此時供應是相對充裕的,但是豆油、豆粕的需求顯得非常的低迷,貿易商和經銷商采購不積極,這也導致很多壓榨廠都有不同程度的庫存。
豆油現貨市場本周成交一般,一級豆油市場的成交價格略有上漲,國內四級油隨進口毛油價格在6600元以上的水平而保持堅定。山東市場的一級油價從上周的6800元上漲到了6850-6900元的水平,整體成交一般,四級豆油價格穩定在6650元左右;廣東市場一級豆油漲到了6950元以上,成交情況較好,四級油在6650-6700元左右。 江蘇東海的一級油也漲到了6900元左,但成交量一般;天津市場的一級豆油漲至6850元左右,成交不強,四級油6600元。
隨著進口大豆到岸價的不斷提高,也進一步影響著國內壓榨企業的利潤情況。另外,張家港、天津等地的毛油庫存還是比較大的,對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本周,壓榨企業的壓榨利潤基本與上周保持一致。但是,各地油廠豆粕庫存都不小。按照2650元/噸的大豆到岸成本,分銷價格是在2750元左右,油廠的獲利大都在250-400元/噸之間(理論上)。當然,油廠的實際進口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有差異,以上的計算并沒有考慮這一點。
受期貨價格下跌的影響,國內豆粕現貨市場保持穩中調整的行情,本周的前半周還是較為低迷的狀況,后半周,隨著大連玉米、小麥期貨的大幅上揚,豆粕期貨價格也隨之上漲,多數地區油廠豆粕報價以穩為主,局部視當地實際成交和油廠的實際情況小幅向上,但成交情況不太好。
玉米價格上漲,尤其局部供應斷檔價格猛漲,吸引了飼料廠更多的關注。玉米收購價格提高,短時間內給飼料原料帶來較強的比價支持,但從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對養殖業構成利空影響,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增大了養殖回暖的阻力,這樣一來,預計明年一季度有望出現好轉的養殖補欄可能不如預期,豆粕需求向上的難度增加。
小麥價格周四大幅上揚,由于國內市場上小麥現貨的數量很少,導致很多貿易商沒有貨源,另一方面,中國小麥主產區進入到11月份之后,天氣一直很暖,小麥的生長過快,不利于抗凍,這將導致來年小麥的返青狀況,進而導致小麥的減產。跟隨小麥和玉米價格的上揚,豆粕價格也出現了小幅上漲。
進口大豆11月下旬到國內港口成本至少在2750元/噸以上,據推算,12月以后的船期美豆進口大豆到中國港口車船板價格接近3000元/噸,12月船期南美進口大豆到中國港口車船板價格超過2900元/噸,而國內豆油價格暫時難以向上突破且有逐步下跌趨勢,前半周,國內多數地區豆油價格都出現回調,跌幅在50-100元/噸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油廠豆粕價格多保持堅挺,而且還可能助長油廠拉升粕價的積極性。
由于終端養殖需求偏弱的抑制,國內豆粕價格提升到高價位后飼企和貿易商采購不積極,局部地區幾無成交,前期合同提貨緩慢,部分地區油廠仍有明顯的豆粕庫存壓力,南方相對較小。
從成本方面考慮后市豆粕市場長期繼續看好,但近期也面臨著階段性回調,基于油廠壓榨利潤豐厚,為加快資金周轉,鎖定利潤,可能出現部分合同量少、成交較差的廠家放低價格以利出貨。
需要指出的是,短時間內來自終端需求的支持力量不足,已經啟動的國內養殖業在秋冬之交的投苗上還有觀望的情緒,飼料企業和貿易商仍保持大豆供應充足的空頭情結。但是,當前各地雞苗、豬苗價格快速走高,說明養殖業的信心已經得到較好的恢復。養殖趨勢向。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短時間內豆粕價格上漲的趨勢將較為平緩。第四季度是消費旺季,春節前夕的需求將成為推動后期行情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