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五,芝加哥近期大豆期貨合約比一周前每噸收低7.3美元。美灣二號黃大豆價格下跌8.1美元。阿根廷大豆出口報價收低8美元。大連大豆期貨價格收低8.3美元。
過去一周CBOT農產品市場出現了全線下跌的走勢,主要原因在于基金將多頭部位平倉,這可能和明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將會公布更多投機資金的持倉數據有關。CFTC在12月5日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從明年1月起將提供“指數基金在12個農產品期貨的持倉情況”。
過去幾年來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資金通過指數基金參與到商品期貨市場,例如高盛商品指數基金等。這些龐大的資金被稱之為“八百磅重的大猩猩”,因為無論建倉還是遷倉都會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但是現有的CFTC持倉報告里沒有對指數基金的持倉進行分類公布,所以交易者很難看出指數基金的行蹤。美國優勢農業戰略有限公司的總裁郎·莫爾藤森認為,市場擔心“擴充后的持倉報告可能顯示投機資金持有的多單超過目前所報告的水平”,這可能誘發了投機資金在年底到來前的平倉浪潮。
另外,過去一周里美元匯率強勁反彈,南美天氣一直有利于作物生長,也為大豆市場下跌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延續了從兩周前創下的15個月高點回落的走勢。畢竟目前美國以及全球大豆供應尚算充足,而前期領漲的龍頭品種玉米也出現下跌,豆油期貨也大幅回落。但是從中長期的基本面分析,大豆市場的漲勢顯然并未結束,目前的回調有可能只是上漲過程中的小憩。首先,南美2007年初收獲的大豆產量仍然不確定,近期巴西數家分析機構上調了2006/07年度大豆產量預估值,這很可能是因為近期大豆價格上漲,促使巴西種植戶擴大了播種面積。但是,目前南美大豆生長季節只是剛剛開頭,未來三個月的天氣形勢才是決定大豆單產的關鍵。天氣多雨固然補充了土壤墑情,卻也有利于亞洲大豆銹病的播散,因此巴西的大豆單產前景能否達到目前市場的樂觀預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另外在2006年12月份到2007年2月份期間,由于南美大豆供應季節性降低,世界市場對美國大豆以及制成品的需求必然顯著提高。近期中國就十分少見的采購了3萬噸美國豆油。考慮到厄爾尼諾天氣可能給印尼棕櫚油產量造成不利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出現降低,而全球生物柴油行業的需求強勁提高,未來幾個月乃至一年里美國大豆壓榨需要加速,才能滿足世界市場對豆油的額外需求。
由此看來,投機資金平倉造成的大豆下跌行情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如果大豆價格的下跌開始刺激進口國需求擴張,或者南美天氣出現干旱或者其他不利狀況,市場再度恢復揚升的幾率很大,畢竟2007年美國乃至全球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降低幾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