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國內最大糧油進出口商和食品加工集團中糧集團與中谷集團合并組建新的中糧集團,新中糧集團的資產總額達到700億元;12月26日,豐益國際收購嘉里糧油,交易額27億美元。交易完成后,豐益國際成為亞洲最大的農業集團,新公司旗下大豆壓榨企業將達到12家,日壓榨大豆能力達到3.4萬噸,年可加工大豆能力達到1000萬噸,同時擁有8家花生、棉籽和菜籽壓榨廠,整合后豐益國際規模與并購中谷糧后的中糧集團不相上下。兩起并購案發生后,國內驚呼國內食用油市場進入寡頭壟斷時代!
稱中糧和豐益國際為競爭寡頭確實是實至名歸。兩者都是高度市場化的的企業集團,品牌知名度很高。中糧是國內最大的糧油進出口商和食品加工商,旗下的“福臨門”、“四海”、“五湖”、“喜盈盈”、“維益”、“康盛”等多個糧油品牌占據了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30%以上的份額。而嘉里糧油旗下以“金龍魚”為代表的油料品牌則占據了45%以上的市場份額,兩者控制了75%以上的市場份額,稱其為油料市場兩寡頭實不為過。
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誰能勝出?中儲糧的作用不容小覷,或將成為決定這場競爭勝負的關鍵先生。中儲糧總公司是在原國家糧食儲備局部分職能機構和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 承擔中央儲備糧油經營管理職能——中央儲備糧油的收購、存儲、調運、輪換、銷售及進出口相關業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糧油儲備企業。中儲糧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主要執行國家宏觀調控職能,不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上不會與中糧、豐益短兵相接。但是,在兩寡頭競爭進入深層次之后,誰能將自己的發展步調與中儲糧的職能執行節奏協調好,誰無疑將取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中儲糧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儲備企業,掌握著國內絕大部分原糧資源;其糧油物流網絡也是最健全的。中央儲備糧垂直管理體系擁有的糧油物流設施專業、齊全,儲備庫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其優勢是在中國任何糧油企業甚至包括當今國際上跨國糧油企業望塵莫及的。
中糧與中谷合并,看中的就是中谷的物流、儲備庫、碼頭等資產,而就是這些方面顯然中谷的實力與中儲糧的實力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在國際糧商控制了我國進口大約80%份額的背景下,如何獲得低價格的原糧,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儲備能力,提高物流配送能力,這些都是中糧、豐益深度整合競爭力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握有這些優勢籌碼的中儲糧雖然不是爭食者,卻擁有左右戰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