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美農(nóng)業(yè)部5月報告分析及其對國內(nèi)豆粕市場的影響(上)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7-05-25

 美國農(nóng)業(yè)部報告應該說是比較權威的,對市場的影響力也是最大的,但是,美國人視經(jīng)濟利益為最高利益,經(jīng)濟發(fā)展是各黨派的共同追求,政治只是經(jīng)濟的代言人,而長期的市場經(jīng)濟經(jīng)驗使之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老大。美國的利益決定市場的方向,當利益和信用沖突的時候,美國人往往選擇利益,美國農(nóng)業(yè)部報告在關鍵的時候也會充當美國利益的代言人。在中國采購團赴采購800萬噸大豆的關口,美國農(nóng)業(yè)部5月10日的月度報告調(diào)低了期末庫存,并預計07/08年度期末庫存會降低50%左右,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2007年5月農(nóng)業(yè)部報告的分析

    USDA5月份公布的美國大豆及其產(chǎn)品供需平衡表摘要

                    2006/07年度(估計值)        2007/08年度(預測值)
                             4月份        5月份             5月份

大豆                                          百萬英畝
   播種面積                   75.5         75.5             67.1 *
   收獲面積                   74.6         74.6             66.1 *
   平均單產(chǎn)(蒲式耳/英         42.7         42.7             41.5 *

   壓榨量                     1765         1770             1790
   出口量                     1080         1080             1080
   期末庫存                    615          610              320
   農(nóng)場平均價格(美元/蒲) 6.10 - 6.50        6.3      6.50 - 7.50
2006/07年度(估計值)        2007/08年度(預測值)
                             4月份        5月份             5月份


豆油                                           百萬磅
   甲酯生物燃油用量              0         2550             3800
   出口量                     1500         1500             1425
   總使用量                  20250        20150            21125
   期末庫存                   2794         2954             2179
   農(nóng)場平均價格(美分/磅) 28.50-30.50       29.5      29.50-33.50
 

    首先,美農(nóng)業(yè)部報告中對07/08年度期末庫存的結論是基于三個假設:1.美國今年種植面積按照3月的種植意向報告,即種植面積比去年大幅減少800萬英畝。2.大豆單產(chǎn)較去年降低,單產(chǎn)為41.5蒲/英畝。3.國內(nèi)壓榨量增加而出口量不變。

    從種植面積看,6710萬英畝只是種植意向的估計,并非真實的種植面積,而種植面積一直是市場炒做的焦點。前期美國天氣不利于玉米的種植,影響玉米的種植速度已經(jīng)成為定局,美國大豆的實際種植面積肯定會高于意向報告。在月度報告中以此為依據(jù)來預測07/08年度的庫存,尤其在中國采購代表團到達美國的時候,似乎有別有用心之嫌。

    從單產(chǎn)看,美國大豆連續(xù)三年單產(chǎn)穩(wěn)定提高,05年達43蒲/英畝,06年達42.7蒲/英畝,07年單產(chǎn)減產(chǎn)也是主觀意想,實際單產(chǎn)恐怕會有很達的變數(shù)。

    產(chǎn)量下降而消費不減更是有些讓人啼笑皆非。我們可以分析以下30年來美國產(chǎn)量和消費的關系。

    美國30年產(chǎn)量和庫存數(shù)據(jù)

 

年份

收獲面積

面積增減

產(chǎn)量

出口

壓榨

期末庫存

千英畝

千英畝

(千噸)

(千噸)

(千噸)

(千噸)

2006/2007

74,503

3,254

86,779

31,162

48,308

15,112

2005/2006

71,249

-2,708

83,368

25,800

47,320

12,214

2004/2005

73,957

1,483

85,013

29,860

46,160

6,960

2003/2004

72,474

-22

66,778

24,128

41,632

3,059

2002/2003

72,497

-477

75,010

28,423

43,948

4,853

2001/2002

72,974

566

78,672

28,948

46,259

5,663

2000/2001

72,408

-37

75,055

27,103

44,625

6,743

1999/2000

72,445

2,004

72,224

26,537

42,927

7,897

1998/1999

70,441

1,332

74,598

21,898

43,262

9,484

1997/1998

69,109

5,760

73,176

23,760

43,464

5,438

1996/1997

63,349

1,806

64,780

24,110

39,080

3,588

1995/1996

61,543

734

59,174

23,108

37,273

4,993

1994/1995

60,809

3,504

68,444

22,867

38,242

9,112

1993/1994

57,305

-927

50,885

16,006

34,716

5,691

1992/1993

58,232

220

59,612

20,972

34,808

7,955

1991/1992

58,012

1,500

54,065

18,614

34,128

7,578

1990/1991

56,512

-3,025

52,416

15,161

32,305

8,955

1989/1990

59,536

2,165

52,354

16,933

31,189

6,508

1988/1989

57,372

200

42,152

14,355

28,794

4,954

1987/1988

57,172

-1,139

52,736

21,870

31,957

8,232

1986/1987

58,311

-3,289

52,868

20,600

32,087

11,876

1985/1986

61,600

-4,512

57,127

20,158

28,658

14,580

1984/1985

66,112

3,588

50,644

16,265

28,045

8,592

1983/1984

62,524

-6,916

44,518

20,221

26,753

4,788

1982/1983

69,440

3,277

59,610

24,634

30,155

9,379

1981/1982

66,163

-1,648

54,135

25,285

28,032

6,926

1980/1981

67,812

-2,530

48,921

19,712

27,773

8,519

1979/1980

70,342

6,679

61,525

23,818

30,573

9,756

1978/1979

63,663

5,834

50,859

20,117

27,701

4,779

1977/1978

57,829

8,429

48,097

19,061

25,220

4,386

1976/1977

49,400

49,400

35,070

15,351

21,506

2,801

    產(chǎn)量和出口量相關系數(shù)0.83

 

    從出口看,30年來美國大豆產(chǎn)量和大豆出口呈顯著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863.

    產(chǎn)量與壓榨量相關系數(shù)0.945

 

    從壓榨量看,美國30年來產(chǎn)量和國內(nèi)壓榨量的相關系數(shù)達0.945。

    即使按照美國農(nóng)業(yè)部報告預測的,07/08年度期末庫存達到3.2億蒲約880萬噸。也不必恐慌,美國30年大豆平均期末庫存為746萬噸,880萬噸的庫存還是高于歷史平均庫存的。CBOT大豆30年的平均價格在650美分/蒲左右,而報告預測07/08年度農(nóng)場平均價6.5-7.5美圓/蒲也有些過于樂觀。

    事實上,從30年種植面積分析看,近年來,種植面積趨于穩(wěn)定,波動越來越小,所以,大幅減少種植面積也是不現(xiàn)實的。

 

    從5月份的期末庫存估計看,大豆減少500百萬蒲,與上月估計減少0.813%,而豆油期末庫存估計卻增加了160百萬磅,增加5.7%.顯然,報告也有刻意降低大豆庫存的意圖.

    從美國豆油平衡表看,增加了甲醛生物燃油用量項目,而又給出了農(nóng)場平均價格,預測07/08年度在29.50-33.5美分/磅,而按照原油65美元/桶測算,生物燃油的成本要求豆油價格在22美分/磅以下,所以,在豆油目前價格條件下,生物燃油也只能是一個概念.

    USDA5月份公布的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摘要     

  數(shù)量單位:百萬噸

  期初庫存  產(chǎn)量   進口量  國內(nèi)壓榨 使用總計 出口量 期末庫存
                               2006-07年度(預估值)

世界
 4月份  53.79 233.49     68.7   194.87  225.51  69.46   61.02
 5月份  53.84 233.68    68.53   194.64  224.99  69.17   61.89

美國
4月份  12.23  86.77    0.11     48.04   52.99  29.39   16.73
5月份  12.23  86.77    0.11     48.17   53.12  29.39   16.59

    從中可以看出,世界供給增加,消費量減少,世界期末庫存增加87萬噸,而美國只是轉(zhuǎn)移庫存14萬噸.

    報告維持了4月份關于阿根挺和巴西產(chǎn)量45505880的估計,事實上,南美產(chǎn)量增加還要大.阿根挺產(chǎn)量可能達到4800萬噸,巴西可能達到6000萬噸.總之,目前庫存壓力創(chuàng)紀錄是不爭的事實.

    在全球供應量不減,甚至增加的情況下,美豆價格的上漲勢必帶來出口的減少,在供求平衡甚至供略大于求的情況下,美豆為什么會高價出口呢?莫不是美國農(nóng)業(yè)部一廂情愿還是故意犯常識性錯誤?

    我們不得不想起04年相似的一幕。

    2004年對美國人來說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是供求關系上出現(xiàn)失衡,由于2003年7-8月連續(xù)的天氣旱情,美國農(nóng)業(yè)部連續(xù)數(shù)月調(diào)低大豆新收獲期到來前美國大豆產(chǎn)量預測,2003年,美國大豆大幅減產(chǎn),產(chǎn)量僅6677.8萬噸,創(chuàng)7年新低,2003/04期末庫存也減至歷史低點僅305.9萬噸。

    其次,基金和政府珠聯(lián)璧合,配合的天衣無縫。在旱情炒作以及減產(chǎn)預測、市場供求預期偏緊的背景下,至2003年11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已由7月的每蒲式耳532美分升至每蒲式耳750美分左右。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世界大豆產(chǎn)量與庫存處于低谷的預判下,美國商品基金在芝加哥期貨市場大舉做多,巨量的多頭持倉和滾動式操作,使大豆價格持續(xù)上漲。2004年4月5日升至每蒲式耳1 064美分的最高點,(與年初比)漲幅達40%以上,達到近16年來的最高點。

    第三,中國的幼稚成就了基金的瘋狂。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全球大豆市場的作價中心,跨國公司正是利用它來操控全球大豆價格的。美國政府一直利用CBOT來維護本國大豆產(chǎn)業(yè)的利益。2003年底至2004年初,由于美方單方面決定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一度緊張,甚至被認為到達貿(mào)易戰(zhàn)邊緣。為緩解貿(mào)易摩擦,2004年4月中國政府首次向美國派出大豆、棉花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采購團。此時,美國農(nóng)業(yè)部發(fā)布報告,該年度美國大豆收成欠佳。消息令大豆期貨價格在短期內(nèi)劇烈上升。在中國大豆代表團抵達之時,大豆期貨價格達到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6年以來新高:折合人民幣4300元人民/噸。缺乏經(jīng)驗的中國代表團不但在這一價位簽下訂單,而且未作任何套期保值處理。在中國采購團離開之后1個月中,國際大豆期貨價格回落至3100元人民幣/噸。事后證實,2004年美國大豆并未出現(xiàn)大幅減產(chǎn),而是創(chuàng)下了產(chǎn)量紀錄,達8501.3萬噸,期末庫存也達到696萬噸的較高水平。

    美國農(nóng)業(yè)部報告是否要故計重演? 顯然,該報告是沖著中國采購團來的。此前,CBOT已經(jīng)兩次公告,制造氣氛,聲稱中國將下800萬噸的合同,但市場表現(xiàn)平靜,多少令有關方面感到失落。當?shù)貢r間5月9日,中國采購團已經(jīng)開始工業(yè)品的采購,美國農(nóng)業(yè)部5月10就拋出供應緊張的月度報告,可謂用心良苦。CBOT大豆價格應聲而漲,當日上漲15美分/蒲,而在報告公布的一周多的時間里,在基金的推動下,CBOT大豆連續(xù)創(chuàng)出近兩年新高。

    按美國人的意思大豆自己用已經(jīng)夠緊張了,而不識趣的中國人又雪上加霜,毫不留情的拋下800萬噸的歷史記錄訂單,CBOT大豆價格不漲也難!我們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高明,在產(chǎn)量歷史之最、庫存歷史之最的情況下,竟能牢牢掌握主動,把價格控制在高位,沒有勢力行嗎?(此文系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