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周報:粕價緩慢上行 節前調整行情明顯
周六,黑龍江集賢地區豆粕3080-3150元/噸左右;京津冀地區在3300-3360元/噸左右;遼寧地區在3200-3300元/噸;江浙地區在3310-3420元/噸;河南地區3320-3400元/噸左右;山東地區3280-3400元/噸;廣西地區在3330-3380元/噸;廣東地區在3330-3380元/噸。
市場分析
過去的一周,豆粕市場仍延續上漲的趨勢,盡管曾出現暗跌局面,但價格整體緩慢上行。分析認為影響豆粕價格走勢的主要原因如下:
1、本周期貨市場的影響仍舉足輕重。周一由于上周五美盤收盤下跌,當天連盤又大幅下跌,對現貨市場產生一定壓力,部分地區成交價走低。周內后期CBOT持續大漲,油廠對后期生產成本繼續上漲的擔憂明顯增加,因而跟漲。
2、黑龍江哈爾濱地區有油廠持續不報價不訂貨,集賢地區僅有一家油廠曾外購部分大豆維持生產,豆粕售價明顯提高,但時間不長,周五了解到已停機,目前僅少量豆粕銷售。而河南地區目前收購本地大豆,成本較低,因此豆粕價格曾稍有回落,移庫價格更低。
3、周內成交情況普遍不太好,一些地區飼料廠基本已經備好到下月十號左右的庫存,有的隨采隨用,而油廠方面部分也有停機計劃,有的已檢修減產。此外,雖然面臨十一長假,但有的油廠不放假,能正常提貨。總的來說,在缺乏市場成交量配合的情況下,廠家調價謹慎。
4、政策性調控因素的多面影響。日前鐵道部發出通知,對經山海關入關的糧食由現行按運距征收鐵路建設基金,改為按每噸18元的固定額收取鐵路建設基金,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東北糧食外運的成本。28日20萬噸國儲油進行了拍賣,但由于成交價格較高,當天各地豆油價格還穩中上漲,不利因素反而成為利好,此外,進口大豆關稅下調,對國內市場利空,但是相對美盤來說卻是利好,由于美盤的繼續走高,難以達到降低大豆進口成本的目的。
后市分析;CBOT市場正在消化一系列利多消息,包括美元疲軟、大豆和豆粕、豆油需求強勁以及美豆單產不確定加上圍繞著巴西播種季節干旱的市場擔憂,目前美盤仍處于技術性上漲趨勢中。此外,下月國內養殖需求將有所下降,新豆也陸續上市,但不少油廠也已提前預售,價格不太高。預計節后豆粕價格面臨回調壓力,幅度不會大,雖然對于后市看法不太樂觀,但外盤的強勁使得行情存在變數。繼續關注美盤、連盤走勢、新豆上市情況、豆粕現貨成交量、豆油行情、油廠策略、養殖終端補欄和采購動態等。
一周熱點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
- 2021-03-19數據賦能養豬新時代! ——省飼兒燃啟智能育肥新希望&養豬機器人下線儀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會舉行前,中國連續三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農戶已預售1189萬噸大豆和1910萬噸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烏克蘭玉米出口已達1500萬噸
- 2021-03-19南美專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惡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19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