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信分析:
2007年北美、黑龍江大豆減產,盡管豆價大幅上升,但豆農收益普遍減少,而榨油企業卻在豆油及大豆上漲過程中受益,為緩解豆油價格等物價的大幅上漲,2008年1月國家出臺的限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榨油企業收益增長,國內豆油加工企業停產與否與限價措施關聯不大,主要取決于大豆采購能力。
一、2007年大豆、豆油漲價,豆農吃虧、榨油企業受益
2007年受國內、國際原料減產、供應緊張影響,植物油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局面,由于減產,豆農收益減少,而經過分析,我們認為,豆粕(3253,-36.00,-1.09%,吧)、大豆價差穩定,植物油加工企業受益于豆油漲價。
按照經驗數值,大豆出油率為15%左右,基本7噸大豆壓榨1噸豆油,按照80%的平均產粕率計算,7噸大豆可以生產5.6噸豆粕,在豆粕與大豆價差穩定的前提下,豆油收益在負擔豆粕與大豆價差后只需負擔1.4噸大豆的成本,按照每噸豆粕與大豆價差為500元估計,1噸豆油收益要負擔2800元豆粕與大豆價差,還有1.4噸大豆的成本。
區間一,大豆與豆粕價差偏大,但豆油價格大幅上漲;區間二、三大豆與豆粕差價變小,豆油價格平穩略升;從區間四、五開始,大豆、豆粕價差再次拉大,豆油價格加速上漲。
大豆價格上漲給加工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基本被豆粕漲價抵消,豆油收益只需負擔小部分大豆成本,且在豆粕每次與大豆價差拉大后,豆油都大幅漲價,因此,在大豆成本上升以及豆油等漲價的過程中,植物油加工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受益明顯。
定位到四季度末(區域三、四、五為四季度),扣除大豆與豆粕價差3360元(每噸價差600元)與1.4噸大豆成本6020元,1噸豆油毛收入約為2120元,毛利率約18%(九三油脂公司),遠高于平均毛利率水平(7.25%)。
豆油成本=1.4*大豆價格+5.6*大豆與豆粕價差(基本穩定),在大豆價格與植物油價格同比例上漲的前提下,豆油成本漲幅將小于植物油漲幅,豆油加工企業將從豆油漲價中受益。
二、豆油限價影響收益增長,國內部分企業或將停產
此次限價措施雖然并未完全制止豆油漲價,但對于抑制豆油過快上漲將起到積極作用,但豆油加工企業收益不會出現明顯下降,主要是:第一,國內大豆價格已經處于歷史性高點,進一步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且由于此次價格上漲主要是大豆減產所致,隨著近期國家對油料作物種植的大力扶持,2008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將有所上升,且南美洲大豆將于2008年4-5月份上市,在一定程度上都將緩解目前大豆緊張的局面;第二,我們預期國內豆油價格將小幅上漲,以抵消大豆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因此,我們預計豆油限價只是減緩了行業收益的增長。
豆油加工企業停產威脅取決于國際采購能力
由于外資企業掌控國內大豆、豆油市場份額較大,在目前大豆緊張的情況下,國內油料大豆采購能力較弱的企業將面臨停產威脅。我們認為停產與否與限價措施關聯性不大,主要看大豆壓榨企業是否具有國際采購能力,預計將淘汰部分小型大豆壓榨企業。
三、信貸風險提示
1、到下個大豆收獲季節前(2008年10月),對于國際采購能力較弱的豆油加工企業,銀行信貸應該謹慎。由于國內自產大豆供應緊張,大豆采購更多依賴國際市場,因此,在目前國內外資企業惜售大豆的前提下,國際大豆采購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但同時應該注意企業存貨情況,隨著大豆對外依賴性的不斷增強,囤貨風險加大。
2、對國有大型豆油加工企業,銀行信貸可重點關注。目前國家已充分認識國內大豆產業危機,近期加大了對國內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生產的支持力度,因此,出于國家油料安全考慮,不排除加強對國有大型豆油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