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本周黑龍江國產大豆價格出現上揚,下跌幅度在20-40元/噸。雖然臨近春節,但部分地區大豆加工企業及貿易商的收購活動依然持續。目前黑龍江地區大豆已經不多,但是手持豆子的豆農依然保持觀望的心理,惜售心理依然較強,雖然油廠采取逐步提高收購價格的策略,成交量與油廠的預期依然存在較大的差別。目前黑龍江地區大豆價格一般維持在4400-4600元/噸。
和國產大豆價格上揚相反的是,本周港口進口大豆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回落,目前港口大豆一般在4700-4750元/噸,比上周下跌50-100元/噸,表現在華東和華南地區跌幅相對較大,幅度在100元/噸左右,成交不旺,港口大豆庫存偏大。
本周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價格走勢相反,其原因是:黑龍江地區國產大豆數量很小,豆農惜售心理強,而油廠收購心理也較強,支持黑龍江地區大豆價格。相反,港口地區大豆價格主要受進口成本影響,近期CBOT大豆價格出現了較大的調整,對價格不利,而且人民幣持續升值趨勢不改、再有運費的不斷下降,導致遠期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對港口大豆價格產生壓力。另外,南方普降大雪,豆粕銷售不暢,油廠開機下降,對價格也構成壓力。
美盤經過大幅調整,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力度的經濟刺激政策的支持下,美盤本周企穩反彈,而且國內豆粕和豆油也都有止跌的跡象,對后期大豆構成一定的支持。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因為后期成本的偏低,人民幣的加速升值,再有后期大豆到港量依然偏大的情況下,大豆依然受到較大的壓力,油廠開機率也不會有太大的降低,據市場人士透露,有的油廠春節期間,也開機生產。總體來說,下周大豆以穩定為主。
豆油:
本周國內豆油價格自跌勢中企穩,總體價格和上周末持平。雖然本周期貨價格開始止跌反彈,但是并沒有給國內豆油帶來支持,國內豆油本周成交較差,開始呈現節日氣氛,雖然市場擔心國家可能出臺對豆油的調控政策,但市場對后市看好的氣氛依然較濃。
本周國內豆油價格穩定,并沒有隨期貨價格的上揚而上揚。具體原因如下:
1、本周因為美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對市場構成一定的支持,導致市場出現買盤興趣,國內連豆油也出現了反彈,但是從現貨的情況看,現貨并沒有隨期貨的上揚而上揚,主要是大雪導致市場流通不暢;
2、經過上周的急速下跌后,市場開始理性,因為國家對豆油實行了提價申請的策略,導致市場不敢大幅的過激的調低豆油的價格;
隨著春節的臨近,市場氣氛開始減弱,尤其是中南部地區,交易幾乎停滯,對豆油價格形成壓力,但是這種壓力市場并不擔心,從了解的情況看,市場對后期油脂還是普遍看好的,加上因為豆粕需求疲弱,油廠庫存增加而導致開機率下降,豆油也會產出率降低,市場需考慮是否春節后油脂市場是否出現一波上揚行情,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油脂價格年后出現一波小行情的幾率比較大,市場需謹慎關注。
棕櫚油:
本周國內棕櫚油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反彈,但是市場成交依然不旺,同樣和南方地區天氣有一定的關系,今年南方氣溫普遍偏低,棕櫚油用量減少,對港口庫存給以一定的壓力,但是上周棕櫚油大幅下跌,有點超跌的意味,尤其是廣東地區棕櫚油價格大大低于其它地區,本周在棕櫚油及豆油期貨反彈的情況下,給予棕櫚油一定的支持,推動棕櫚油價格上揚,市場對棕櫚油后市依然十分看好。
豆粕:
本周國內豆粕價格開始止跌,局部地區出現反彈,市場成交很差。本周雖然期貨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反彈,但是并沒有給國內豆粕帶來支持,然而,國內豆粕現貨的確是開始顯示出了較強的壓力,主要還是體現在中南部地區的大雪天氣導致豆粕流通幾乎中斷,需求受阻,油廠庫存開始增加。目前的大雪對豆粕市場造成的影響要大于對豆油的影響,大雪導致一些前期沒有備貨或者備貨少的需求方陷入很被動的狀態,市場人士稱,如果交通不能很快的恢復,那么養殖戶可能會出現畜禽提前出欄的現象。另外,大雪重要的是導致豆粕流通不暢,給開機的油廠帶來一定的壓力,目前豆粕的供需雙方處于被動狀態。(除前期備貨充足的飼料企業)。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國內部分地區油廠因為電力及蒸氣緊張導致出現開機率下降的情況。
本周豆粕價格止跌的原因根本的還是美盤上揚給豆粕價格帶來直接的支持;但是總體來說,豆粕的壓力依然很大,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油廠豆粕運輸不暢導致油廠庫存增加,對價格形成壓力;
2、需求依然恢復緩慢,而且局部地區還有下降的趨勢。對豆粕中期形成壓力;
3、美國政府出臺有利的刺激經濟的政策,但是短期對美國經濟不會有實質性的改善,后期美盤大豆依然有調整的要求;
4、市場預期1-4月份國內進口大豆依然在1000萬噸以上,龐大的到港預期度對豆粕價格的壓力很大。
總體認為,豆粕在經過上周的大幅下跌后,進入穩中波動期,在美盤的上行下可能對豆粕價格構成一定的支持,而且大雪可能也會導致節后需求的快速大幅上升,對價格可能會構成一定支持,市場需密切注意年后的行情。但是中期豆粕還是偏空的。
二、壓榨利潤方面:
本周國內大豆價格漲跌不一,黑龍江地區國產大豆價格上揚,而進口大豆價格則出現了一定的下跌,按照本周4700-4750元/噸的進口大豆成本計算,我們可以看到本周國內油廠壓榨利潤出現了一定的上升,(理論上,不含加工成本),地區不同上升幅度在30-80元/噸,目前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在150-200元/噸之間,地區存在一定差異。山東地區成為壓榨利潤最低地區,只有150元/噸左右,比上周上揚30元/噸,而大連地區利潤最大在200元/噸左右,比上周上揚了800元/噸。目前油廠的大豆成本開始差異比較大,有4800元/噸的,也有價格在4500元/噸的,這和油廠的采購能力有關。本周國內油廠壓榨利潤出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是進口大豆成本開始下降,給利潤帶來很大支持。
從我們跟蹤的國產大豆壓榨利潤的情況看,地區差異比較大,但是總體表現為下跌,目前山東地區國產大豆價格已經出現了虧損,目前國產大豆壓榨普遍在-90-100元/噸,山東地區最低負利潤有所增加,虧損90元/噸左右,而大連地區利潤最大,在100元/噸左右,比上周下跌20元/噸,發生這種趨勢的原因是黑龍江地區國產大豆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反彈,而豆油價格保持穩定和豆粕相對穩定,使黑龍江地區大豆壓榨利潤縮水。
隨著春節的來臨,市場氣氛將有所衰退,預計下周豆類以穩定為主,預計油廠的利潤也開始穩定為主。
(上述壓榨利潤為純粹理論推算,沒有考慮壓榨企業運用套保技術以及其他的促銷手段增加銷量所得。當然,油廠的實際進口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有差異,我們采集的數據只是以當日的市場價格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