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春節期間黑龍江國產大豆價格出現下跌,下跌幅度在20-40元/噸。目前黑龍江地區大豆價格一般維持在4400-4600元/噸。春節期間,市場進入休眠狀態,價格變化意義并不大。
和國產大豆價格上揚相反的是,本周港口進口大豆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揚,目前港口大豆一般在4800-4850元/噸,比上周下跌50-100元/噸。
本周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價格走勢相反,其原因是:春節期間貿易、交易停止,缺乏買方,國產大豆價格象征性下跌,而進口大豆主要受CBOT大豆的影響,春節期間,CBOT大豆出現了大幅上揚而且創新高,國際運費價格也出現了止跌回升的行情,對進口大豆成本構成支持,有利于進口大豆價格上揚。
本周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價格變化表:
地區 類別 1月31日 2月14日 漲跌
佳木斯 國產 4500 4460 -40
哈爾濱 國產 4600 4580 -20
沈陽市 國產 4650 4620 -20
大連港 進口 4750 4800 50
秦皇島 進口 4750 4800 50
博 興 國產 4700 4700 0
上海港 進口 4700 4800 100
青島港 進口 4750 4850 100
張家港 進口 4700 4800 100
黃埔港 進口 4700 4800 100
CBOT大豆在春節期間創下新高,但是這個新高受到了很強的挑戰,但是長期供應偏緊的基本面對其依然構成支持,而且從節后連豆類市場的走勢看,國內明顯要強于國內,這主要是受國內大雪天氣的影響,短期來看,大豆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對大豆依然維持強勢觀點,目前市場開始關注今年美國大豆的種植面積,在面積未確定前,大豆不易出現實質性下跌。
豆油:
春節國內,國內豆油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上揚,一級豆油回到春節前的高點附近,但是豆油期貨卻是大豆超過春節前的高點,表現出強勁的漲力。雖然豆油價格出現大幅的上揚,但是市場成交并不活躍,市場節日氣氛依然較濃。各地豆油價格如下表:
主要港口 一級豆油 四級豆油
1月31日 2月14日 漲跌 1月31日 2月14日 漲跌
大連港 12500 12600 100 12100 12100 0
天津港 12300 12750 450 12000 12300 300
日照港 12300 12750 450 12000 12450 450
張家港 12600 12750 150 12000 12300 300
廣州港 12500 12800 300 12000 12300 300
防城港 12700 12800 100 12200 12400 200
春節過后在國內陷入階段性需求減弱的情況下,豆油價格出現大幅上揚,具體原因如下:
1、USDA2月8日公布了2月份供需報告,這次報告的調整依然維持前幾次調整的方式,即繼續增加期末庫存,而調高農場均價的,這對豆油形成長期的利多支持;
2、南方地區的大范圍降雪、降溫天氣,導致市場對油菜籽產量的擔心加劇,產生了買盤行為,對價格有利;
3、國際原油的堅挺對豆油價格也構成了一定的支持;
節前我們就預期節后豆油市場可能會出現一波上揚行情,但是沒有料到漲幅如此的大,規因還是大雪的影響,目前大雪對油菜籽的產量形成一定的影響,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評價大雪對油菜籽的影響究竟能夠有多大,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這種對產量的加劇會刺激市場的買盤興趣,推動價格走高,而且油脂的長期基本面依然是非常強勁的,預計豆油依然是強市。
棕櫚油:
春節過后,國內棕櫚油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上揚,現貨價格上揚350-500元/噸,現貨價格回到了節前的高點附近,但是市場成交依然不旺,市場依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國內棕櫚油的價格上揚主要還是受豆油和菜油價格的影響,國際棕櫚油對中國節后需求旺盛的炒作也很積極。本周國內棕櫚油價格地區變化如下表:
港口 1月31日 2月14日 漲跌
天津港 9800 10200 400
連云港 9850 10200 350
日照港 9850 10200 350
張家港 9850 10200 350
廣州港 9550 10050 500
豆粕:
春節過后,國內豆粕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上揚,地區不同,上揚幅度在70-130元/噸,表現在東北地區上揚幅度相對較小,而其它地區上揚幅度相對較大,并且上揚積極性較高。隨著豆粕價格的上揚,節后豆粕出現了一定的成交,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油廠的成交情況參差不齊,差異很大,有的大型油廠單日成交10萬噸以上,而有的油廠成交只有幾百噸,這主要是油廠對后市因為產生了分歧而采取的價格策略不同,成交放量的廠家一般都是在當地價格低的。從成交的情況能夠看出,市場對后市分歧有多么的嚴重。春節前南方出現大規模降雪、降溫天氣,導致局部地區節前備貨量不足,經過春節期間的消耗,目前終端庫存處于偏少的狀態,而且降雪地區導致畜禽出現較大的死亡。
春節前,市場對豆粕后市大多持偏空的心理,而春節后豆粕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上揚,其原因分析如下:
1、"禍兮福所依"春節前的大雪導致節前備貨不暢,油廠銷售困難,對價格形成一定壓力,但是春節過后,隨著物流的好轉,市場階段性備貨需求增加,對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持,春節前我們曾經提醒關注大雪對節后市場的影響;
2、春節期間,CBOT大豆再創新高,雖然這個新高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但是USDA2月份的供需報告數據顯示本年度大豆供應依然處于偏緊的狀態,對市場依然形成一定的支持;
3、市場預計2月份到港大豆在不會超過250萬噸,按照2007年的月平均消耗量來說,這個數字是偏少的,因此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擔心。
南方地區的大范圍降雪導致市場對國內油料供應下降的擔心加劇和階段性的供應不平衡,進而促使了節后豆類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揚的行情,但是這種上揚的根基并不牢固,投資者需要理性對待,對于豆粕來說,大雪雖然刺激了價格的上揚,但同時大雪過后也可能對市場帶來更長期的不利影響。因為大雪也會導致對豆粕的需求下降,據農業部數據統計,大雪導致6900萬只畜禽死亡,而需求的恢復需要更長的一個過程,尤其是國內禽類養殖本身就處于虧損的邊緣情況下,這個階段會導致豆粕需求的減少;另外,從目前的市場預估看,3、4月份國內到港的大豆數量并不少,需求的減少和供應的增加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節后需求終端會加大庫存,豆粕很可能在3月份開始迎來階段性的銷售低迷期。
本周豆粕價格變化如下:
遼寧 京津 山東 河南 江蘇 廣東 廣西
2月8日 3580 3610 3580 3680 3550 3540 3620
2月9日 3580 3610 3580 3680 3550 3540 3620
2月10日 3580 3610 3580 3680 3550 3540 3620
2月11日 3580 3610 3580 3680 3550 3540 3620
2月12日 3580 3610 3580 3680 3550 3540 3620
2月13日 3640 3680 3660 3740 3650 3640 3700
2月14日 3650 3710 3700 3800 3700 3670 3710
二、壓榨利潤方面:
春節期間國內大豆價格漲跌不一,導致地區的壓榨利潤和節前發生了很大差異,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和國產大豆的壓榨利潤價差出現了縮小的趨勢,但進口大豆依然有較明顯的優勢。黑龍江地區國產大豆價格出現了小幅的下降,有利于壓榨利潤的回升,而進口大豆價格則出現了一定的上揚,不利于壓榨利潤的上升。按照本周4800-4850元/噸的進口大豆成本計算,我們可以看到本周國內油廠壓榨利潤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一定的上升,地區不同上升幅度在70-130元/噸,目前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在170-280元/噸之間。大連地區成為壓榨利潤最低地區,只有170元/噸左右,比上周還略有下降30元/噸,而山東地區利潤最大在280元/噸左右,比上周上揚了130元/噸。目前油廠的大豆成本差異比前期有所縮小,本周國內油廠壓榨利潤出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是大豆價格上揚的速度和幅度不及豆油和豆粕的上揚幅度。
從我們跟蹤的國產大豆壓榨利潤的情況看,壓榨利潤回升較快,上升幅度在60-160元/噸,從跟蹤的幾個地區的數據來看,山東地區的壓榨利潤回升速度最快,已經從年前的虧損狀態,到140元/噸左右的利潤,目前黑龍江地區的壓榨利潤最小,在120元/噸左右。本周國產大豆壓榨利潤出現了上升,尤其是山東地區,和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價差有所縮小,主因是因為進口大豆價格上升,而國產大豆價格出現了略跌的相異的走勢,另外山東地區豆油和豆粕價格的上升速度要快于東北地區,因此其壓榨利潤上揚的速度和幅度也大。
春節過后,農產品市場迎來一波漲價狂潮,國際市場炒作中國節后需求旺盛的氣氛濃重,這可能會導致豆粕和豆油價格短期繼續上揚,并導致壓榨利潤可能繼續上揚。(上述壓榨利潤為純粹理論推算,沒有考慮壓榨企業運用套保技術以及其他的促銷手段增加銷量所得。當然,油廠的實際進口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有差異,我們采集的數據只是以當日的市場價格為準,并且沒有考慮因為技術進步而導致的加工費用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