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加工壓榨 » 正文

關注:中國油脂壓榨業被外資壟斷風險加大

  作者: 來源: 日期:2008-04-07  
     由于糧食產業在我國的特殊戰略地位,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滿足國內油脂供給,我國才逐漸放開大豆進口市場,同時,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達孚為代表的國際資本也借機大舉進入中國植物油壓榨市場。經過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目前國內食用植物油總供給量已達2400萬噸左右,其中進口油脂油料折合食用油量接近1500萬噸,ADM、邦基、嘉吉、豐益國際、來寶等跨國糧商在全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持有股份,占我國植物油壓榨總產能的66%。跨國糧商利用其對原料采購的優勢,正在逐步將中國變成全球植物油加工工廠,中國油脂壓榨業被外資壟斷風險加大。

    外資企業在國內投資狀況

    目前外資企業參與我國植物油生產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是進行原料進口貿易,如大豆、棕櫚油等,二是直接建立合資或獨資企業,三是進行資金參股。實際中,跨國糧商參與我國植物油生產往往是三種方式并用。

    在原料進口貿易方面,進入2004年后,國際市場投資基金利用其國際貿易經驗和資金以及掌控的南美大豆資源優勢,開始對我國大豆貿易進行瘋狂打壓,致使我國大豆壓榨企業的經營效益迅速滑落至全行業大幅虧損的深淵。另外,對于合資企業來說,外資方還可以通過惡意虧損來達到使中方資本縮水、而其自身卻通過資金優勢擴大股份的目的,最終達到其操控中國壓榨市場的目的。

    另外在國內油脂原料進口上,跨國糧商利用其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和資金優勢,已基本完成對我國大宗食用油壓榨原料的采購控制。根據了解,目前包括中糧集團在內的多數中國壓榨企業都在以進口大豆作為食用油壓榨的原料。而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家跨國公司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

    在建廠和投資參股方面,根據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資料顯示,2006年入統油脂企業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70個,僅占6.9%,但統計數據也顯示,年產量10萬噸以上的食用植物油企業30個,總產量達1079.9萬噸,占入統食用植物油企業總產量的62.4%。中糧集團、嘉里糧油集團、益海糧油集團食用植物油產量均達到100萬噸以上,分別為205.4萬噸、188萬噸、152.3萬噸。前10家企業食用植物油的總產量占本行業入統企業總產量的比重達到44.7%。其中嘉里糧油集團、益海糧油集團為外資企業,目前已經合并重組為豐益國際,中糧集團的油脂業務也含有ADM的股份。目前ADM、邦基、嘉吉、豐益國際、來寶等跨國糧商在全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持有股份,占66%。

    外資進入對相關產業影響

    外資進入我國植物油壓榨市場,一方面滿足了國內植物油需求,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有所貢獻。根據了解,1998/1999年度我國大豆壓榨量為1094萬噸,而2006/2007年度我國大豆壓榨量突破3200萬噸。而其間國內大豆產量僅為1600萬噸左右,嚴重滿足不了國內需求,熟悉國際貿易經驗外資的進入對我國解決植物油供應問題帶來了好處,特別是在棕櫚油進口方面,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食品工業的繁榮發展。其次,外資的進入也促進了國內食用油生產工藝的進步,更新了國內的消費觀念。中國食用油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成長,目前在加工工藝等很多技術領域上已經占據了世界前列位置,尤其是黃曲霉素去除技術上的成就。

    但另一方面卻也對我國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危機。

    大量的進口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我國油脂壓榨中心也逐漸轉向沿海地帶,越來越多的加工企業采用進口大豆,由此也造成我國大豆產區出現賣糧難,播種面積持續下降的局面。

    另外,外資在國內的大肆建廠擴建,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伴隨著沿海集中設廠的增多,投資風險也在加大,我國民族企業的發展壯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數據資料顯示,在2000~2006年期間,我國日壓榨大豆能力增長了3.2倍,但國內大豆實際壓榨量僅增長了1.2倍,國內大豆壓榨能力的增長速度遠快于大豆實際壓榨量的增長速度,導致我國大豆壓榨能力出現了嚴重過剩的局面。調查數據顯示,由于產能過剩、布局集中,2003~2005年之間我國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廠,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因經營困難,導致破產倒閉或被其他企業兼并重組。

    同時,跨國糧商利用其對原料采購的優勢,使我國不僅在國際大豆市場上沒有話語權,而且在國內大豆市場上也失去話語權,大豆進口時間、數量、價格被國外參股控股企業所掌控,國內油脂壓榨業有被外資壟斷的風險。由于大豆加工和貿易已被外資掌控,如果大豆生產全面崩潰,我國的大豆供應及飼料工業、畜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將全面受制于外國,傳統豆制品、肉、蛋、奶及水產品等的供應將面臨挑戰,嚴重危及我國食品安全。

    未來跨國糧商的發展趨勢

    目前外資在國內的大豆壓榨產能仍在擴張,根據了解,目前國內在建和計劃建設的大豆壓榨項目仍有十多家,分別是:遼寧丹東港集團與美農谷物公司、美國帕斯特公司共同投資1.2億美元規劃建設的200萬噸谷物油脂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將建設3000噸/日大豆壓榨廠;中儲糧下屬公司與邦吉合資建設的東莞大豆壓榨項目;中儲糧下屬公司與路易達孚合資建設的日照大豆壓榨項目;華港集團公司的欽州大豆壓榨項目;黑龍江鴻源植物油公司的1000噸/日大豆壓榨項目;黑龍江陽霖集團的1500噸/日大豆壓榨項目;佳木斯吉慶豆業的1000噸/日大豆壓榨項目;山東嘉冠集團的2000噸/日大豆壓榨項目;邦吉公司天津大豆壓榨擴建項目;上海良友集團的江都大豆壓榨項目;益海嘉里集團的佳木斯大豆壓榨項目。

    另外,隨著國內棕櫚油期貨的上市以及中國市場未來龐大的需求,東南亞一帶的一些跨國集團也逐漸開始進軍中國棕櫚油精煉業務。根據了解,1967年創立于新加坡的金鷹國際集團已經在南京龍潭保稅區建成年產20萬噸食用棕櫚油的大型生產基地,將于2008年初正式投產,該基地總投資近1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逾13億元,稅利總額可達億元。

    此外,跨國糧商在逐漸掌控我國植物油壓榨業后,逐漸開始多元化發展,在2005年益海集團便開始將投資方向轉向其他農產品加工領域,在黑龍江投資益海米業。隨著重組的完成,豐益國際多元化發展的觸角開始逐漸向南發展。據悉,目前豐益國際有在黃淮地區增加其玉米、小麥加工投資的興趣。來寶集團則宣布計劃進軍世界棉花市場,目前其在國內市場已同相關科研單位就人員培訓、技術研究、科技開發等方面達成協議。而從2005年開始,路易達孚(北京)有限公司從中國政府獲得了玉米國內貿易的許可證后,積極拓展國內市場,著手將華北和東北玉米銷往南方和西南地區。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