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2007年是我國油脂工業發展中遇到的最好年份之一,同時也給油脂油料經營者帶來了許多實惠的一年。分析原因,這是由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帶動了我國食用植物油總供給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新增長,為油脂工業的發展和油脂油料銷售市場的繁榮創造了條件;由于油脂市場行情一路攀升,使油脂工業的各項經濟指標好于往年;由于國產油料減產,國內消費增加,為確保市場需求,導致進口油脂油料的連創新高。
展望2008年,由于2007/2008年度全球油料產量減少,用途增多,庫存下降,促使今后油脂油料價格上漲幾乎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為穩定市場,穩定物價,我國政府近期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了宏觀調控的力度。油脂加工企業,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求生存,謀發展。
一、2007年,我國油脂工業及油脂市場出現了一系列之“最”。
?。ㄒ唬﹪鴥扔土袭a量連續三年減少,成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和美國農業部提供的資料,2007年,我國八大油料的總產量和折油量與2006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雖然減幅不大,但均創自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見表1)。其中2007年大豆產量為1400萬噸、花生產量為1400萬噸、油菜籽產量為1200萬噸、棉籽產量為1260萬噸、葵花籽產量為180萬噸、芝麻產量為59萬噸、油茶籽產量為83.5萬噸(此產量為估計數,與2004年產量相當)、亞麻籽產量為35萬噸,油料合計總產量為5617.5萬噸,較2006年的5720.1萬噸減少了102.6萬噸。2007年國產油料扣去直接食用和留種等用途外,總折油量1034.7萬噸,較2006年減少了9萬噸。
表1 2004、2005、2006和2007年主要油料生產情況及折油一覽表 單位:萬t | ||||||||||
年份 |
產量
/折油 |
大豆 |
花生 |
油菜籽 |
棉籽 |
葵花籽 |
芝麻 |
油茶籽 |
亞麻籽 |
合計 |
2004 |
產量 |
1720.0 |
1431.0 |
1304.0 |
1074.0 |
197.0 |
89.5 |
83.5 |
38.0 |
5937.0 |
折油 |
127.7 |
241.8 |
469.4 |
154.7 |
41.4 |
23.8 |
16.7 |
11.4 |
1086.3 | |
2005 |
產量 |
1880.0 |
1470.0 |
1120.0 |
960.0 |
170.0 |
76.0 |
83.5* |
40 |
5799.5 |
折油 |
139.6 |
248.4 |
403.2 |
138.2 |
35.7 |
20.2 |
16.7 |
12.0 |
1014.0 | |
2006 |
產量 |
1550 |
1380 |
1220 |
1211 |
168 |
72 |
83.5* |
35.6 |
5720.1 |
折油 |
115.1 |
233.2 |
439.2 |
174.3 |
35.3 |
19.2 |
16.7 |
10.7 |
1043.7 | |
2007 |
產量 |
1400 |
1400 |
1200 |
1260 |
180 |
59 |
83.5* |
35 |
5617.5 |
折油 |
104.0 |
236.6 |
432.0 |
181.4 |
37.8 |
15.7 |
16.7 |
10.5 |
1034.7 | |
2006與2005比較 |
油料
增減量 |
-150 |
+20 |
-20 |
+49 |
+12 |
-13 |
0 |
-0.5 |
-102.6 |
折油
增減量 |
-11.1 |
+3.4 |
-7.2 |
7.1 |
2.5 |
-3.5 |
0 |
-0.2 |
-9 |
注:*油茶籽產量暫缺,假設與2004年產量相同。
1. 2007年國產油料數字來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其中葵花籽產量來自美國農業部。
2. 油料的折油和油食比的計算方法:國產大豆按16.5%折油,油食比按45:55;花生按26%折油,油食比按65:35;油菜籽按36%折油;棉籽按16%折油,利用率按90%計算;葵花籽按35%折油,油食比按60:40;芝麻按38%折油,油食比按70:30;亞麻籽按30%折油;油茶籽按20%折油。
?。ǘ┻M口油脂油料再創歷史新高。
2007年,由于國產油料減產和油脂的消費量繼續增長,我國進口油脂油料的數量再創歷史新高。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2007年我國進口大豆油282.3萬噸、棕櫚油509.5萬噸、菜籽油37.5萬噸、其他油脂87.2萬噸,合計進口油脂916.5萬噸;進口大豆3082.1萬噸(折油554.8萬噸)、油菜籽83.3萬噸(折油30萬噸)、芝麻19.4萬噸(折油7.4萬噸)、其他油料0.9萬噸(折油0.3萬噸),進口油料合計折油592.5萬噸。進口油脂油料總計折油1509萬噸(見表2),較2006年多進了306.6萬噸。
表2 2004、2005、2006和2007年油脂、油料進口一覽表 單位:萬t | |||||||||
年度 |
進口
折油 |
大豆油 |
菜籽油 |
棕櫚油 |
大豆 |
油菜籽 |
芝麻 |
其他
油料 |
其他
油脂 |
2004 |
1054.0 |
252.0 |
35.3 |
385.6 |
2023.0 |
47 |
|
|
|
2005 |
1109.5 |
169.4 |
17.8 |
433 |
2659.0 |
29.6 |
|
|
|
2006 |
1202.4 |
154.3 |
4.4 |
508.2 |
2827 |
73.8 |
|
|
|
2007 |
1509 |
282.3 |
37.5 |
509.5 |
3082.1 |
83.3 |
19.4 |
0.9 |
87.2 |
2007與2006比較 |
+306.6 |
+128 |
+33.1 |
+1.3 |
+255.1 |
+9.5 |
+19.4 |
+0.9 |
+87.2 |
注:1. 進口數字來自海關總署。
2. 進口的其他油脂,包括椰子油、棕櫚油、亞麻籽油、芝麻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等。
3. 進口油料折油:大豆按18%、油菜籽按36%、芝麻按38%、其他油料按30%計算。
另據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和數據,2007年我國出口油脂油料合計折油35.6萬噸。由此可見,2007年,我國凈進口油脂油料的折油為1473.4萬噸(即為進口油脂油料折油1509萬噸減去出口油脂油料折油35.6萬噸之差)。
?。ㄈ┪覈秤弥参镉涂偣┙o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2007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總供給量達2508.1萬噸(即為國產油料總折油量1034.7萬噸加上凈進口油脂油料的折油1473.4萬噸之和),較2006年的2198.2萬噸,增加了309.9萬噸,增長14.1%。
2007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的人均占有量為19.29公斤,較2006年的16.91公斤增加了2.38公斤,增長14.1%。這樣高的增長率是我國食用植物油供應史上從未有過的。現在,我國食用植物油的人均占有量,已達到全球植物油人均占有量19.48公斤的水平。
?。ㄋ模┪覈秤弥参镉偷淖越o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2007年,在我國2508.1萬噸食用植物油的總供給量中,國產食用植物油為1034.7萬噸,自給率只有41.25%,較2006年的47.5%,又下降了6.25個百分點,成為我國歷史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最低的年份。
?。ㄎ澹┦秤弥参镉偷膬r格頻創歷史最高。
2007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的市場價格受國際石油價格和食用植物油價格不斷攀升的拉動,各種食用植物油價格頻創歷史記錄,到去年年底,各種食用植物油及其餅粕等相關產品的市場價格與兩年前相比,高了近一倍。
(六)油脂工業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創歷史之“最”。
2007年,由于我國食用植物油總供給的快速增長,加上油脂市場產銷兩旺,我國油脂工業的產量、產值、銷售量、銷售額和利潤總額等經濟技術指標都將創歷史最高記錄。其中利潤總額我估計將會在2006年46.82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度增加,有望超過60億元。
二、對2008年的油脂工業和油脂市場的展望。
(一)關于對2008年油脂市場的看法。
油脂工業的發展前景如何,離不開油脂市場的行情走勢,2007年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十分活躍,產銷兩旺,價格一路攀升。分析2008年的油脂市場,首先要看2007/2008年度的油料生產情況。我認為,2008年的油脂市場受2007/2008年度油料生產情況影響極大,至少會影響到今年上半年。如何評價2007/2008年度的油料生產和油脂市場,我概括為四句話,十六個字,即為“產量減少、用途增多、庫存下降、價格暴漲”。
所謂“產量減少”是指2007/2008年度的,全球油料受氣候、種植面積等影響較2006/2007年度有所減少。據有關資料介紹,預計全球2007/2008年度油料產量為3.913億噸,比上年度減產3.7%。其中,主要是大豆減產幅度較大,減幅達8.8%。
所謂“用途增多”是指食用植物油脂不僅可以作為食用和工業用,而且還能作為生物能源——即生產生物柴油。這幾年在全世界興起了一股利用植物油脂生產生物柴油的熱潮,此熱潮先從歐盟各國興起,現在發展到一些植物油的生產、出口大國和地區,如美國、南美、馬來西亞、印尼等,都制訂了一系列發展生物柴油的政策措施,連我國這樣的食用植物油進口大國這幾年也建成了有200多萬噸產能的生物柴油生產線。
生物柴油在全球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油脂油料的需求結構,使油脂油料具有了能源屬性。這一變化,使油脂油料過去由“人吃”發展到現在“汽車與人爭吃”。與此同時,推動了全球對植物油的需求增長,促使全球的植物油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從而將長期影響植物油的價值和價格。
所謂“庫存下降”是指由于全球2007/2008年度油料的產量減少,用途和消費的增長,油脂、油料的庫存被迫下降。據美國農業部提供的資料,2007/2008年度,油料的期末庫存為5451萬噸,比上年減少22.5%;2007/2008年度全球食用植物油產量為1.27億噸,比上年增長4.0%,期末庫存814萬噸,比上年減少7.8%。從全球油料、油脂的期末庫存看,分別只有5451萬噸和814萬噸,總折油不足2000萬噸。全球這么點庫存,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對進口食用植物油消費依賴程度較大的國家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所謂“價格暴漲”是指油脂油料的市場價格出現了非正常的調價。有人測算,2007年全球各種油脂、油料的價格上漲幅度已超過50%。我認為,造成這一結果并不奇怪,這是受2007/2008年度全球油料減產、用途增多和庫存下降的影響決定了的,而且這種影響和價格走勢還將繼續延續下去,除非2008/2009年度全球油料生產有較大幅度增長?,F在看來,我們不能低估農產品能源化助推國際糧油價格愈演愈烈的可能性。有人在分析當前國際糧油價格暴漲時說,全球發展生物能源是引發糧油價格暴漲的催化劑,這是很有道理的。
通過以上分析,希望能對我國油脂加工企業在今后的經營決策時有所啟示。
(二)油脂加工企業必須服從于和服務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決策。
眾所周知,糧油是食品的基礎,糧油價格是“百價之基”。為了穩定市場,穩定物價,近期,我國政府對糧油等食品價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
為了扼制不斷上漲的食用油價格,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的“加大補貼力度、降低大豆進口關稅、增加植物油國家儲備、對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務行業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關于盡快規定并公布糧食經營者最低和最高庫存量具體標準的通知、關于取消小麥等原糧及其制粉出口退稅的通知、關于對57種糧食出口、征收臨時性的出口關稅(稅率在5%到25%之間)以及關于下達2008年度部分農產品出口配額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等。這些政策和規定的出臺,我理解,其目的是為了保證糧油這個重要特殊商品的安全,以保證市場供應和糧油價格的穩定,從而保證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意義十分深遠。油脂加工企業,尤其是大型油脂加工企業,要關心和模范執行這些政策規定。在這種新形勢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既要考慮有利可圖,獲得適當的利潤,以利企業發展,又要樂意承擔社會責任,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為了做到這一點,企業要比任何時候更加注重和關心國家的糧油政策,注重糧油市場的調查研究,注重企業的經營決策。
?。ㄈ┯椭庸て髽I要關心和支持國家實施振興油料生產計劃。
為增加有效供給,提高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的自給率,穩定市場,穩定價格,國務院及有關部門作出了一系列振興我國油料生產的計劃和措施。
2007年9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油料生產發展的基本原則、目標和任務,加大了對發展油料生產的扶持力度,提出了發展油料生產的政策措施。接著,農業部決定從今年起組織實施振興油料生產計劃,力爭2008年油料生產面積達到3.46億畝、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總產量達到4700萬噸。到2010年,油料面積比上述目標擴大2080萬畝,平均畝產提高10公斤,總產提高14%。另外,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農業會議上,決定2008年全國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要抓好糧食、油料和生豬生產這三件大事。
上述這些鼓勵發展油料生產政策,對發展油料生產已見到了一定效果。據農業部預測,2007年全國冬油菜面積增加1000萬畝以上。隨著我國振興油料生產計劃和措施的實現,必將對穩定我國油脂市場、穩定油價做出貢獻,與此同時,也為我國油脂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為此,油脂加工企業要關心和支持振興我國油料生產計劃的實施,要千方百計通過油料加工增值,讓種油農民得到實惠,以調動種油農民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