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豆計劃將減少大豆市場對外盤的依賴
近年來,由于國內需求猛增多半的大豆供應都依靠進口,進口成本的漲跌則直接決定國內大豆價格走勢,而進口成本的定價主要就是以CBOT期價為依據,CBOT市場炒作又被國際大糧商以及炒家利用美國農業部產需報告等題材所操控,美國農業部報告又是為其本國利益所服務的,因此一直以來國內大豆定價權都被國外勢力操控于股掌之間。自2003年10月美國大豆上市起,美國農業部就不斷有意下調大豆庫存,吸引市場多頭,將期價推向新高。進入2004年一直到4月5日,外盤都在利用國際市場需求強勁、美元貶值等題材進行炒作,尤其是美國農業部有意將大豆庫存大幅下降到27以來的低點后,CBOT大豆市場投機基金多頭大規模進入,推動CBOT大豆期價沖破千元大關,創下了1064美分多年以來的高點。在此期間,國內大豆期貨價格一度達到4100元/噸,國內買家瘋狂訂購進口大豆,讓中國買家大量持貨后,USDA不斷調高全球大豆預期產量,自5月份開始CBOT大豆價格持續下降,國際大豆價格比4月份的最高價下降了48.1%,比年初下降了30.3%,比2003年的平均價格還低18.5%,為兩年來最低水平,國內大豆廠家虧損額高達1000元/噸,國內眾多中小油廠紛紛倒閉。無獨有偶,自2006年10月起,外盤一直炒作農產品牛市行情,不斷將CBOT大豆期價推向新高,就與美國農業部將其國內大豆庫存降至31年新低有關。而且本次美國投資商瘋炒國際原油價格突破110美元/桶,海運費凸增,進一步加重了中國進口商和油廠的負擔,讓外國人賺得盆滿缽滿,而國內眾油廠又處于高風險狀態。今后隨著國家興豆計劃的實施,我國大豆自給率達到60%以上,國內供需缺口已經不大,大部分貨源將來自國內,進口大豆退居補充地位,國內油廠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掌握大豆定價權。國內豆價受外盤暴漲暴跌行情的牽動影響變小,國內大豆價格走勢將基本以國內實際供需為基礎,行情變化趨于理性。
興豆計劃將極大扶持和振興民族大豆產業
據統計,目前我國年大豆壓榨產能約為8400萬噸,而實際開工的僅有一半,造成大量生產設備的嚴重浪費。雖然外資在其中占到近1/3,但是由于其壟斷80%的進口大豆,實際的壓榨量已經占到了將近全國的50%。所有外國企業都擁有雄心勃勃的在華擴張計劃,隨著豐益國際、美國嘉吉、邦吉等國際大集團的大規模滲透,越來越多的國內油廠被蠶食和吞并,目前仍不斷新增的壓榨油廠基本以外資為主,民族大豆壓榨產業危危可岌。本次興豆計劃中首先就是禁止新建大豆壓榨廠,旨在緩解行業產能過剩,更重要的則是減輕國內油廠遭遇的沖擊壓力。同時,國家規定將外資在新大豆壓榨廠的股權比例限制在49%,這樣以來,就給了國內壓榨油廠翻身的機會。眾所周知,外資油廠基本是以壟斷進口大豆貨源與國內油廠進行不平等競爭的。隨著興豆計劃的實施,今后我國東北等主產區國產大豆產量將大幅增長,大豆供應國產大豆自給率將過半,油廠大豆采購將以國產大豆為主,使國內油廠與外國油廠在豆源競爭上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國內油廠多分布于主產區,而且有系統的購銷關系,人脈也比較好,國產大豆收購優勢明顯,競爭力還將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從而使民族大豆壓榨產業得到有效地扶持和振興。
興豆計劃將影響到油脂油料市場整體格局
眾所周知,我國是大豆、菜籽、花生、棉籽等油籽生產大國,產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大豆年產量1480萬噸、油菜籽年產量1200萬噸、花生年產量1500萬噸、棉籽年產量1188萬噸。但是,我國油脂油料需求增長更迅速,2007/2008年度我國油籽進口量預計超過3220萬噸,其中需要3158萬噸進口大豆做補充,占油籽總進口量的98%。而且由于大豆供應不足,我國每年還需要進口大量植物油作補充,2007/2008年度我國油脂進口量將達到909萬噸,其中包括豆油290萬噸、棕櫚油590萬噸、菜籽油 25萬噸。使國內油脂油料市場增加了對外盤的依賴,目前甚至部分品種已經達到了老外打個“噴嚏”都要顫一顫的地步。由于大豆所占市場地位居首,其供應量增減影響舉足輕重,國家正是在此關鍵環節入手大力發展大豆產業,隨著興豆計劃實施,國內大豆產量大幅增長,自給率過半,國內油脂油料市場也將改變行情被動的局面。屆時,我國對于棕櫚油、菜籽油、豆油等油脂油料進口量將大幅度減少,國內市場相關需求壓力得到有效減緩,進口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才會真正奪回發言權和定價權。同時,也助于提高油脂油料在國內外糧油市場,乃至農產品市場的市場地位。由于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油脂油料消費國,油脂油料吞吐量居首, 國內期現價格的變化將可能取代CBOT,一舉成為國際糧油市場行情的晴雨表。
興豆計劃將有效地減輕國內糧食供應壓力
能源供應緊張同樣困繞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乙醇生產增加對燃油替代規模已經成為共識。前幾年在乙醇燃料生產之初,生產原料多是以消化陳化糧為主,如今隨著國內乙醇生產規模大幅提高,陳化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供應,大量玉米都投入生產之中。據統計,2001年國內乙醇原料中玉米原料占總量的比重為59%,到2005年時這一比重已經上升到76%。玉米用量在燃料乙醇生產中大幅度上升,玉米使用比重的提高給玉米供給形勢帶來沉重壓力。根據國家發展計劃,我國現在年乙醇生產量大概是102萬噸,計劃到2010年左右發展到200萬噸左右,到2020年能發展到1000萬噸。同時到2020年還會發展生物柴油,估計也在200萬噸左右。另外,我國養殖業也在如火如荼的迅速發展,每年的飼料糧需求呈剛性增長,玉米、小麥等糧食品種正由供大于求趨向于供求緊平衡,其中玉米消費由1998年度的1.06噸增長到2006年度的1.25億噸,9年時間國內總消費增長了近2000萬噸,且結轉庫存逐年遞減,國內糧食供應壓力越來越大。而興豆計劃的實施,將有效地增加國內市場油脂供給,緩解因乙醇等生物燃油生產而造成的對糧食產品過多的消耗。隨著豆粕產量提高,不斷增加對飼料糧的替代比例,將減輕糧食供應負擔,保障國內糧食行情穩定。
興豆計劃將加速農產品進入后牛市階段
農產品價格迭創新高,已經成為推動國內CPI上漲的主要因素。為了控制農產品價格,2007年以來國家推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但是,農產品現貨與期貨價格依然我行我素,上升勢頭絲毫不減。那么農產品牛市的核心動力源究竟是什么?仔細觀察2007-08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過程可以發現,整個價格傳導機制的開端來源于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關于年度美國大豆庫存下降的預估報告,該報告推動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價持續上漲,同時帶動了豆粕、豆油、玉米等價格的攀升。美國人正是利用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過大是國內糧油市場中最薄弱的環節,以其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商和貿易商的地位,操控定價權對我國大豆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美豆價格上漲已經成為國內大豆乃至農產品牛市的核心動力源。隨著我國興豆計劃的實施,大豆產量大幅增長,不僅會解決國內糧食供應的軟肋,而且還會改變國際市場大豆供需格局,緩解全球農產品供應壓力,使一直不斷飚升的市場價格漲勢減緩,整體市場步入“后牛市”階段。不過,由于全球經濟復蘇,世界需求增長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加之,中國大豆產量增長還需要一個過程,預計近幾年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基本不會再回落到低價區。
興豆計劃將使油粕實現自給,促進產業化升級
當前,豆油占國內食用油總供給量的30%以上,仍處于領軍地位,之前,由于近半的原料需要進口,國內油脂市場一直難以改變受制于人的窘境。眾所周知,國內豆油行情變化一向是油脂市場價格漲跌的晴雨表,隨著興豆計劃實施,豆源供應充足,國內豆油實現自給,豆油進口量將逐漸減少,其行情不再看外盤臉色"行事",豆油價格將趨于理性。而豆油是國內油脂市場穩定之源,將減少整體行情的波動頻率。國內豆油供應充足也將給國內油廠開展營養油、健康油等豆油衍生品生產創造機遇。目前,由于大豆供應不足,我國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豆粕,隨著國內大豆產量提高,豆粕供應量也將大增,我國也將由豆粕進口國轉變為豆粕出口國。由于豆粕供應充足,有可取材性,屆時將有更多的國內油廠參與到蛋白制取以及飼料深加工等行業之中,從而促進國內大豆產業的全面升級。(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