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周報:關注美供需報告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8-09-12
2008年第37周(9.8-9.14),豆粕市場維持弱勢下跌行情,隨后在周五價格暫時止跌。由于國際大豆基本面沒有大的變化,因而受周邊市場美元強勢上漲、原油下跌的影響較大,美盤走勢偏弱,對國內豆粕現貨市場難以形成支撐。自上周末開始市場成交有限,觀望態度明顯,在缺乏利好消息提振的情況下,價格亦繼續走低。周內豆粕價格基本呈現北高南低的格局,部分地區在相對較低價格成交曾明顯放量,市場持續弱勢行情。至周五,國內豆粕現貨價格穩中稍漲,部分地區報價有所提高,各地價格與上周五相較仍明顯下跌,幅度在120-260元/噸左右,具體情況如下:
周五,黑龍江集賢地區豆粕3800-3900元/噸左右;京津冀地區3750-3800元/噸左右;遼寧地區在3750-3860元/噸;江浙地區3700-3770元/噸;河南地區3760-3860元/噸左右;山東地區3750-3850元/噸;廣西地區3710-3800元/噸;廣東地區3750-3800元/噸。
市場分析
本周,豆粕現貨價格跌勢不止,雖然油廠方面積極銷售,但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分析認為影響豆粕價格走勢的主要原因如下:
1、美盤反彈受挫,繼續受到美元強勢以及原油下挫的影響,弱勢行情尚未改變。在市場各方都缺乏利多消息的提振,國內粕市未能扭轉弱勢行情。目前業內對于周五美國農業部將要發布的供需報告心存希望。
2、由于近期成交遲緩,部分地區價格相對較高,廠家銷售難度較大,據悉目前油廠普遍庫存壓力較大,以出貨為主,因此周內一些地區議價成交空間較大。
3、短期原料供應不成問題。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進口大豆達383萬噸,創下月度歷史新高,今年前8個月大豆進口總計2456萬噸,較上年的1981萬噸增長了24%。此外,國家糧油信息中心9月份報告預測,2008年中國大豆的播種面積較上年增加10.92%,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750萬噸,較上年增長36.72%。
后市分析:目前市場普遍關注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的出臺,各方多以觀望為主。由于近日粕價持續下跌,目前分析師預測該報告小幅利多,有觀點認為,如果報告最終利多,大豆期價可能迎來一次反彈,屆時將有助于豆粕價格的止跌。
上一篇 | 9月12日豆粕日評:出貨為主
下一篇 | 全球9月12日大豆氣象預報
一周熱點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
- 2021-03-19數據賦能養豬新時代! ——省飼兒燃啟智能育肥新希望&養豬機器人下線儀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會舉行前,中國連續三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農戶已預售1189萬噸大豆和1910萬噸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烏克蘭玉米出口已達1500萬噸
- 2021-03-19南美專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惡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19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