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壓榨企業,選擇很有限,與外資合作謀求一條生路,還有就是自力更生半死不活。
而現在,大豆價格暴跌,那些庫存大量大豆的企業不得不蒙受幾百萬數千萬元的損失,賣掉自己正當時。
生存也是毀滅
北方一家知名的食用油壓榨企業,一年中停產了大半年,“處境十分艱難?!逼鋬炔咳耸扛嬖V記者,“在各地的分支工廠很少有滿負荷工作的?!?p> 據了解,這家企業在上半年部分停產的原因是,發改委控制食用油價格,導致原料價格與市場價格倒掛。3月初,5升包裝的食用油價格還是85元左右,到了 7月價格只有67元。而與67元的價格不匹配的是,大豆價格已經漲到了5000元/噸,粗算后,5升包裝的食用油成本價格應該在73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這家食用油企業是中國老牌食用油企業,只能有限地開工生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多少賠多少。
而到了9月,大豆價格又一路過山車似的暴跌,導致食用油價格暴跌,由于庫存有大量高價購買來的大豆,這家企業再次面臨著生產多少賠多少的局面,因此繼續選擇部分停產的決策。
對于這樣一個“半死不活”的企業,正面臨著一個選擇:怎么讓自己擺脫自己面臨的局面。
其實在行業內,2004年曾發生過類似的行情,當時多數企業選擇被外資收購,以減少負債。 “在上一輪行情中,16家國內企業里只剩下2家企業還屬于中資。其余的企業不是被變賣給外資了,就是無力抵御價格風險而倒閉了?!?原進口大豆風險控制協調工作組組長徐建飛告訴記者。
而上述北方知名的壓榨企業就是在上一輪行情生存下來的企業之一。然而現在,這家企業同樣舉步維艱。記者獲悉,這家企業已經開始四處詢價,尋找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