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昨天這些與會者而言,目前的產業現狀恐怕足以成為他們職業生涯中極為難忘的一幕:大豆和其它油料作物的價格大幅下跌,原料供應的相對集中,加上下游不利的需求預期,這一方面使得個體油脂油料加工企業陷入困境,也使得產能快速擴張的弊端集中顯現。
有行業人士認為,在目前條件下,我國油脂油料行業最需要的是高效政策引導和原料保障,而企業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重要性也尤為突出。
不利行業結構凸顯
昨日大連大豆期貨主力0905合約下跌95元,跌幅達到2.12%,豆粕和豆油期貨跌幅也達2.13%和2.37%。受此前金融市場波動和信貸市場被凍結影響,投機資金紛紛撤出商品市場以獲得流動資金,這使得以大豆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和原油等工業品價格都經歷了快速大幅下跌。
與有色金屬行業所面臨的困境一樣,我國油脂油料加工業同樣存在原料高度依賴進口、供應集中和加工產能持續擴大的問題。而這一結構在市場價格波動的面前顯得最為脆弱。
中糧集團油脂部副總經理劉孟澤介紹,隨著需求的增長,大量投資紛紛涌入新建擴建,國內大豆加工產能迅速增長,超出了實際需求增長,導致壓榨能力過剩。
由于產量擴張過快,全行業開工率逐年降低,“2000年還超過了90%,到2007年降到44%,2000噸以上加工廠開工率只有52%。1000噸小型加工廠半數以上是處于倒閉、或者是停產、半停產狀態”,他說。
劉孟澤說,市場上通常談的四家供應商占據了中國進口2/3以上的份額,這四家供應商覆蓋了三個主要產地。
中糧期貨分析師李建雷認為,四季度本應是國內豆粕消費旺季,但由于目前肉禽價格下跌,養殖業的高成本和疫情風險仍然較大,四季度飼料需求增長有限。而油脂方面由于國家調控和年度結余增加等因素,市場對于油脂后市信心也相對不足。“此外,還有宏觀經濟大環境導致的基金平倉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永安期貨研究員夏天認為。
政策引導和供應保障
據了解,國內近期將要投產項目仍然很多,差不多有500萬噸的年加工能力,還有一些是近期要上馬的項目,這些數字加上原有7500萬噸的壓榨能力,已經超過了發改委制定目標。劉孟澤認為,發改委指導意見和金融危機的影響會使企業資金來源受限。所以總的加工能力會趨于穩定,也會向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經營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總的產能擴張。同時,目前形勢也要求企業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參與套期保值以回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與此同時,有行業人士提出,面對目前原料進口依賴度高和供應力量集中的現狀,再加上我國耕地面積不斷縮小,我國有必要從全球視野上保持原料供應的安全性、持續性。而目前金融危機也為企業“走出去”獲得原料保障提供了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