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本周國內大豆價格表現為大幅下跌,國產大豆在3200-3400元/噸,比上周下跌60-140元/噸,而進口大豆價格為3250-3300元/噸左右,比上周下跌150-200萬噸。
上周國家發布了第二批大豆收儲政策,從本周的情況看,并沒有對價格構成支持,因為國儲收購對大豆質量要求較嚴格,實際上黑龍江大豆價格在穩步的走低。由于當前國儲大豆的收購仍然布點有限,因此目前的大豆收購進度并沒有的明顯改善,加之上周黑龍江普降大雪,進一步影響了大豆的收購進度,目前東北部分相對偏遠的地區仍然缺少收購主體,市場價格難以維系,各市場主體依然缺少入市積極性。
另外,本周市場傳言國家可能通過補貼東北油廠的方式,讓黑龍江的大型油廠收購大豆,但是從多方了解到這一消息并未被證實,這種方式可能被通過的可能性較小。
本周進口大豆表現為繼續大幅下跌,更多的是受后期進口大豆成本較低的影響,1月份進口大豆成本在3000元/噸以下,而3月后到港的大豆成本在2800元/噸以下,在需求不好的情況下,進口大豆大幅下跌。
應該說本周大豆現貨和連豆走勢相背離,現貨價格表現為下跌,而期貨價格則出現了反彈,這是因為現貨市場更多的體現了基本面的弱勢,而期貨市場則更多的是上周大幅下跌后的技術調整。
經過連續兩個月的暴跌后,大豆已經進入了一個較低的價位,而且前期偏高的連豆,上周也出現了補跌行情,目前內外價差較小,應該說目前美豆800美分/蒲的價格還是高于歷史正常水平的,但是這個價格卻給國家保護農民的政策很大的壓力,分析國產大豆競爭力喪失的原因不是美豆價格低了,而是貼水(海運費)價格大大降低導致的,目前南美大豆遠期的貼水價格比現在更低,因此后期國內大豆依然面臨較大的壓力。只是下周需要注意的是在經過大幅下跌后,可能會迎來一個小級別的反彈,如果反彈是做空的又一個機會,建議仍以短線操作為主。
豆油:
本周國內豆油現貨和期貨同樣走出背離的走勢,現貨價格表現為下跌,而期貨價格則穩中略有反彈。本周豆油市場變化不大,市場成交依然較差,節前的備貨行為并不積極,因此對市場也沒有形成支持,另外,由于下周油廠將會有大量的豆子到港,油廠開機有望增加,這讓市場也產生了觀望的心理,不肯大量入市采購,從成交的角度考慮豆油仍有下跌的空間。
棕櫚油:
本周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走勢同樣出現了背離,即期貨價格穩中略漲,而現貨價格繼續弱勢,并略有下跌,但是棕櫚油現貨下跌的動能已經很小了。棕櫚油現貨下跌主要還是受整個油脂市場需求弱的影響。
從棕櫚油期貨的表現看,目前棕櫚油市場和豆油市場有望產生分歧,豆油繼續表現為遠期弱的特征,但是棕櫚油卻是遠期合約表現較強。而且近期馬來西亞棕櫚油表現較強,這和12月份其停產和近期出口數據明顯好轉有關,國內棕櫚油期貨更多的是跟隨了國際棕櫚油期貨市場。關注近期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預計下周棕櫚油市場表現穩定,可能會迎來緩慢的駐底過程。
豆粕:
本周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表現為下跌,地區不同,下跌幅度在60-170元/噸,和上周不同的是,隨著豆粕價格的下降,而且期貨價格的反彈,本周豆粕成交開始有所好轉,但是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局部地區豆粕的供應依然不充足,然而,需求方普遍對價格保持看空的心理,有的把價格看的比較低,在2500-2600元/噸,這種心理導致需求方入市不積極,而且庫存少。
從油廠的情況看,雖然庫存壓力不大,但是由于后期進口大豆成本很低,而且目前豆粕價格相對還較高,因此產生了一定的拋售心理,尤其是對1月份的現貨進行了預售,雖然價格較低,但是銷售依然一般。
豆粕需要注意的是901合約,目前已經快到了交割期,部分有現貨渠道的企業,開始考慮買入901合約進行交割,需要注意這一點。
目前從基本面的角度看,豆粕還是需求比較弱的,繼續以空為主。
二、壓榨利潤方面:
本周由于大豆價格出現了較大的下跌,足以彌補豆粕和豆油下跌所帶來的壓榨利潤損失,本周壓榨利潤出現了上升。具體表現在:
按照3250-3300元/噸的進口大豆價格計算,大多沿海地區的壓榨利潤比上周上揚的幅度在30-60元/噸,目前進口大豆全部進入盈利狀態(我們只是以當日的價格計算,和實際利潤有一定差距),大連地區盈利最大。大連地區的壓榨利潤為250元/噸,壓榨利潤比上周上升60元/噸,山東地區壓榨盈利200元/噸,比上周上升了60元/噸,江蘇地區盈利在110元/噸左右,比上周上揚了50元/噸,而廣東地區盈利在80元/噸左右,比上周增加30元/噸,實際上由于保值的原因,油廠的利潤還要高。
從我們跟蹤的國產大豆壓榨利潤的情況看,整個行業虧損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緩解,黑龍江地區出現了盈利,目前盈利為50元/噸左右,遼寧地區壓榨盈虧基本持平,山東地區則虧損90元/噸左右,比上周虧損減少了120元/噸左右,當然目前國產大豆壓榨很少,國產大豆沒有競爭力,這只是一個理論計算值。
下周進口大豆將陸續到港,豆油和豆粕的有效供應量將會增加,因為到港的大豆成本較低,這增加了后期豆粕和豆油的壓力,這也是市場對后期普遍不看好的原因,預計下周壓榨利潤保持穩定為主。
(油廠的實際大豆進口成本以及加工成本有差異,我們采集的數據只是以當日的市場價格為準,并且沒有考慮因為技術進步而導致的加工費用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