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豆油低位徘徊
近一周來,國際金融、證券市場止跌回升,美元匯率受美國經濟數據不振的影響再度走低,加上投機買盤介入,提振以石油、大豆為代表的海外商品市場止跌反彈。上周,CBOT大豆主力合約振蕩趨升,盤中大部分時間位于900.0美分/蒲式耳以上,最高上探938.0美分;同期,美盤豆油主力合約收復34美分/磅的心理關口,最高探至35美分/磅以上。按照目前外盤相關期價折算,三季度船期的進口南美毛豆油,后期到港交貨成本反彈至6900—7200元/噸,周比上漲超過300元/噸;另外,后期進口大豆采購成本位于3800—3900元/噸,比一周前跌了100—200元/噸。
因此,隨著海外商品市場近月跌勢明顯放緩,國內豆油市場看空氛圍也漸趨理性。進入上周之后,各沿海、沿江大豆壓榨圈,油廠議價放貨的行為趨于緩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期采購的進口大豆船貨陸續到港,山東當地部分資金周轉壓力較大的油廠,在現貨市場銷售的一級豆油議價最低在6600—6650元/噸,“取代”南方市場成為全國最低點。
廠商仍趨議價騰庫
隨著期貨外盤整體跌勢逐漸趨緩,加上國內豆油現貨銷售面臨普遍虧損,支撐投機資金短線欲抄底。不過,市場近來再次擔憂國儲油、籽輪換(議價/競拍)周期的到來,近日市場有傳言稱,政府計劃輪換百萬噸以上的國儲大豆,這顯然將抑制食用油價格的反彈高度,進而對局部油、籽市場造成短期供應壓力。
綜合分析,目前國內油、籽庫存供應整體充裕,而散裝油、小包裝油市場銷售平平,桶裝油上周再掀全國性的降價潮(下調幅度已達5%—15%),這意味著油脂庫存的消化進度仍趨緩慢。預計在8月份“雙節”備貨效應顯現之前,國內現貨一級豆油價格中期反彈的強阻力位應在7000元/噸,期貨市場的強阻力位7200元/噸,下行支撐位于6700—68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