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月進口量止跌回升,進口均價持續小幅回落。近期,我國大豆單月進口量呈振蕩走低態勢,6月份進口量達470.6萬噸,為2008年以來單月進口量的最高值,此后連續4個月呈回落態勢,10月份跌至252萬噸的年內最低,11月份進口量小幅回升至288.8萬噸,環比增長14.6%。與此同時,大豆的進口均價自4月份恢復到每噸400美元以后一路攀升至8月份的493.6美元,此后又出現小幅回調,11月份持續回落至每噸455.7美元,環比下降5.6%。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進口保持快速增長,國有企業進口明顯下降。前11個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大豆2440萬噸,增長25.3%,占同期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64.6%;私營企業進口711.4萬噸,增長57.1%;同期,國有企業進口594.9萬噸,下降34.7%。
三、自美國和巴西進口大幅增長,自阿根廷進口明顯萎縮。前11個月,我國自美國和巴西分別進口大豆1710萬噸和1598萬噸,分別增長37.2%和37.9%;自阿根廷進口374.5萬噸,下降60.9%,自上述3個國家合計進口占進口總量的97.5%。
今年11月份,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做好2009年東北地區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繼續對國產大豆實行臨時收儲政策。通知規定:“大豆(國標三等)臨時收儲價格為1.87元/斤。收儲期限為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為引導東北大豆壓榨企業入市收購,在此期間,中央財政對指定的大豆壓榨企業和中儲糧總公司一次性費用補貼0.08元/斤。當市場價格高于國家規定的臨時收儲價格一定幅度后,中央財政適時停止補貼”。與去年相比,新政策允許大豆加工企業參與收購,并且對收購數量沒有限制,既有效的維護了豆農利益,又兼顧了大豆加工企業的利益,有助于解決大豆產業鏈條上下游銜接問題。按照目前國儲收購價,獲得補貼的大豆加工企業大豆原料成本約為3580元/噸,而近期進口大豆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12月1日的數據顯示,全國主要港口的大豆報價仍維持在3850元-4050元/噸。相比收儲價格與進口大豆的價差,有助于提升企業采購國產大豆的意愿。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新豆豐收上市后,中國簽訂了1584萬噸新產大豆進口合同,幾乎是去年同期訂單量828萬噸的兩倍。到今年收儲新政策執行結束之時,恰逢南美大豆上市之際,因此低價進口大豆的壓力還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