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凌糧油(000893.SZ)是國內以大豆加工作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個季度,該公司利潤逐級上升。今年一季度,東凌糧油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86萬元,二季度為2760萬元,以該公司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報計算,第三季度凈利潤為3954萬元,與二季度相比,凈利潤增長43.3%。
豆油和豆粕是大豆壓榨的兩種主要產物,今年7月1日天津港一級散裝豆油的價格為每噸7250元,到9月30日上漲至每噸8500元,漲幅17.2%;豆粕方面,關內地區如江蘇市場豆粕的價格已經漲到每噸3600元左右,而今年7月1日,關內豆粕價格約每噸2800元,3個月下來豆粕漲幅28.6%。
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因為豆油和豆粕價格低迷不振,不少大豆加工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隨著豆油和豆粕價格反彈,部分使用進口大豆的壓榨企業利潤目前處在很高的水平,加工每噸的利潤達到700~800元,正常情況下,企業加工1噸大豆利潤在100~200元。
這位人士指出,部分加工企業獲得超高利潤在于今年前期大量采購了低價進口大豆。據中華油脂網價格監測顯示:10月11日~15日,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格廣州黃埔港3900元/噸、江蘇張家港3950元/噸、遼寧大連港3800元/噸,而有些企業前期采購的進口大豆價格每噸只有3300~3400元,有些低至每噸3100元,這些成本較低的大豆加工成油和豆粕,以目前價格出售利潤水平因此較高。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說,現在誰手里有大豆,誰就有錢賺。
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大豆壓榨企業現在也有較好的利潤。東北一家大豆壓榨企業的負責人介紹,黑龍江市場的豆油和豆粕價格要比關內地區低,豆粕每噸3300元左右,四級豆油每噸約8900元,企業收購的大豆價格每噸3760元。據此計算,加工每噸大豆的利潤約340元,這位負責人說,現在企業的苦惱是拿不到貸款開機生產,雖然有掙錢的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
中華油脂網認為,近期,國內油廠大豆理論壓榨利潤一直保持較高位置,以哈爾濱地區8950元/噸的四級豆油價格,43%豆粕3300元/噸的銷售價格和3760元/噸的收購成本來計算,國產大豆加工理論壓榨利潤約為204元/噸;以廣東9000元/噸的四級豆油價格,3650元/噸的豆粕銷售價格和3900元/噸的分銷價格來估算,進口大豆的理論壓榨利潤為530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加工企業利潤水平較高,如果國家今年繼續在東北大豆主產區施行臨時收儲,往年的大豆加工補貼可能會取消。2009年有關部門宣布企業每加工1噸國產大豆給予160元的補貼,扭轉了企業加工國產大豆虧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