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爾濱海關統計,去年1—11月黑龍江省進口大豆232.4萬噸,比2009年同期增長27.3%;價值10.1億美元,增長25.2%;進口平均價格434.9美元/噸,下跌1.7%。
月度進口量差異明顯,下半年均價單邊上揚。從進口量看,去年6月進口5.7萬噸,同比下降68.9%,環比下降75.5%,為去年的最低值;8月進口 38.2萬噸,同比增長1倍,環比增長23.4%,為去年的最高值。從進口均價看,去年年初出現微漲,但自去年2月開始一路下滑,6月均價跌至400.2 美元/噸,為去年的最低值;從7月開始,呈現逐月攀升態勢,11月均價漲至486.8美元/噸,為去年的最高值。
貿易方式高度集中,國有企業獨自進口。去年1—11月黑龍江省進口232.4萬噸大豆,全部為國有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009年同期,省內私營企業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少量大豆,去年則為零進口。
原產國均為美洲國家。去年1—11月黑龍江省自巴西進口大豆112.7萬噸,增長10.9%,占同期全省大豆進口量的48.5%;自美國進口88萬噸,增長 11.2%,占比為37.9%;自阿根廷進口22.6萬噸,增長11.9倍,占比為9.7%;自烏拉圭進口9.1
為此有關人士建議,一是科學整合產能,鼓勵省內大豆加工企業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起幾個規模大、有很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實現強強聯合,重點扶持技術創新能力強、產業關聯度大、輻射面廣、節能環保的龍頭企業;二是充分發揮品種資源豐富、非轉基因、高蛋白等優勢,打造龍江非轉基因大豆品牌,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搶占高端市場,提升大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三是積極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完善大豆保護價收購政策并形成常態,適度提高大豆生產補貼標準,根據當年種植面積、產品質量、供需趨勢確定收購價格,直接補貼農民,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穩定大豆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