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進口同比下降
本周發布的4月份海關進口數據引人關注,據說這是在大豆進口數量連年猛增之后,5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的狀況。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全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同比也將出現回落。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4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388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4%;1~4月累計進口1484萬噸大豆,同比下降2.6%。與此同時,4月份我國食用油進口量為49萬噸,同比下滑12.5%;1~4月累計進口量為183萬噸,同比下降10%。
不過,市場傳言中國進口4萬噸阿根廷豆油,同時,我國廠商可能與阿根廷進口商簽訂了30萬~40萬噸的意向性進口合同,船期為9~12月份。1~3月我國已從阿根廷進口豆油12萬噸。
根據船期統計,我國4月份豆油到港數量為5萬噸左右,5月份到港數量也在5萬噸左右。在此之后,我國港口豆油到港數量將逐步上升,預計6~9月份豆油到港數量為 60萬噸,全年進口量可達150萬噸。
去年4月,因貿易摩擦,我國暫停進口阿根廷豆油,全年進口量為134萬噸左右,而今年我國豆油進口預計在150萬噸左右,數量的恢復似乎也代表著我國與阿根廷貿易摩擦的終結。
行情:上行動能不足
上周五油脂期貨市場在暴跌之后,空頭回補為盤面提供了支撐。國內連盤油脂9日低開震蕩,穩步上行,主力合約日漲幅不足0.5%。目前油脂市場多空雙方心態較為謹慎,現貨報價穩中有降,進口24度精煉棕櫚油報價每噸下跌50元,湖北菜油每噸下滑100元。
國內主要港口大豆分銷價格維持在4050~4140元/噸,沿海油廠豆粕報價為2950~3160元/噸;沿海四級豆油為9850~10050元/噸,港口棕櫚油報價集中在9150~9400元/噸,國內四級菜油出廠價10000~10200元/噸。
10日國內豆油現貨價格漲跌互現,天津上漲50元/噸,張家港以北地區多數下滑50元/噸。棕櫚油價格也有漲有落,菜油市場穩中略微趨弱。三大油脂期貨品種高開高走,日內大幅上漲,最終收陽線,連盤豆油已重回萬元之上。
11日國內油脂期貨市場高開低走,仍處于反彈趨勢中。盤面上看,上行動能明顯不足,CBOT尾盤存在甩跌現象。四級豆油和菜油現貨價格保持穩定;馬來西亞毛棕櫚油市場上行推動我國進口價格上漲,提振棕櫚油現貨價格上行,廣州上漲30元/噸,天津上漲50元/噸。
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CPI同比上漲5.3%,與市場預期相差不大,加大了市場對政策調控預期,但這一消息并未對油脂期價造成影響。
隔夜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整體偏空,美豆類全線回調,給國內市場帶來壓力。但12日國內大豆早盤走勢卻意外沖高。午后商品市場出現集體跳水,國內油脂期價也沖高回落,現貨價格穩中有降。
央行再提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及國內傳言阿根廷進口量將在下半年陡增,令市場承壓。13日,國內油脂現貨價格穩中有降。
受周四美盤上漲的帶動,國內油脂期貨市場周五止跌企穩。豆油1201合約收盤價10056元/噸,上漲70元/噸;棕櫚油1201合約收盤價9022元/噸,上漲62元/噸;菜籽油1201合約收盤價10380元/噸,上漲104元/噸。
展望:菜油抗跌性強
受巴西大豆豐產上市、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有望上升影響,國際油料價格震蕩下行,帶動進口油脂油料價格下跌。
同時,食用油需求漸入淡季,預計后期食用油價格將穩中有落。
目前來看,5月份食用油市場還缺乏明顯的動力支撐。新季油菜籽將在5月底上市,市場預計本年度油菜籽減產明顯,預計收購價格將高企,或能給菜籽油市場帶來一定的提振。
5月份三大油脂品種難以出現較大幅度上漲行情,相比豆油和棕櫚油市場,菜籽油的抗跌性較強,上漲可能性相對較大。
目前來看,豆油終端消費難有啟動,值得期待的是現貨商后期補庫的需求或將對豆油形成支撐。
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增加,對棕櫚油期價形成支撐。但國內貨幣政策繼續收緊壓力較大,當前棕櫚油期貨進入震蕩筑底階段。
下周召開的夏季糧油收購工作座談會值得關注,屆時,油菜籽的收儲政策可能會更加清晰,關注國家收儲政策能否實施以及收購成本的高低,一旦價格較高,有望支持菜油演繹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