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成本、節日臨近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食用油全面漲價。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8月中旬以來,全國食用油價格漲勢明顯,部分食用油價格漲幅較大。
食用油漲聲一片
記者近期走訪北京沃爾瑪某門店時發現,食用油價格已全面上漲。店內負責金龍魚食用油的導購員說,目前金龍魚多款食用油價格都有所上漲,其中5升壓榨一級花生油由93.5元漲至109.9元,漲幅超過17%;5升玉米油由77.1元漲至79.9元;5升深海魚油調和油則由79.8元直漲至89.9元。
此前,5.436升裝的魯花5S壓榨一級花生油已由每桶115.9元漲至127.9元,每桶漲價12元。5升裝魯花5S壓榨一級花生油的價格則由每桶105.9元漲至115.9元,每桶漲10元。
與此同時,其他品牌食用油如福臨門也即將進入漲價的隊伍。“馬上要漲,但是具體漲多少,什么時候漲還沒有接到通知。”超市內一位福臨門食用油導購員說。
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信息辦公布的花生油價格監測記錄顯示:魯花花生油每桶(5升,下同)均價為112元,周環比每桶上漲6元,漲幅5.7%;月環比漲幅達12%。與年初的每桶94元相比,漲幅達19.1%;與去年同期每桶84元的價格相比,同比上漲幅度為33.3%。
不僅在北京,國家統計局8月24日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數據顯示,8月中旬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糧油類產品中漲幅最大,較上旬分別上漲了2.3%和1%。同時,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8月以來,漲價的食用油品牌、品種數量均呈擴大之勢,涉及金龍魚、多力、魯花等品牌。
實際上,早在進入7月之后,各品牌桶裝食用油就紛紛開始調整價格。有媒體此前報道稱,此番食用油價格上漲是由于國家發改委“解禁”。自去年11月起,國家發改委就不斷約談各大食用油企業控制油價,食用油價格在“憋”了大半年后終于噴薄而發。
企業成本壓力大
雖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曾否定國家對企業的“限價令”一說,但食用油企業的壓力日益加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業內人士透露,食用油產業,尤其是花生油、豆油的生產成本倒掛現象非常嚴重。自去年11月份以來,原料成本大幅上漲,企業銷售價格與成本一直倒掛,倒掛價格最高達1000元/噸。隨著國家“限價令”的結束,食用油企業上調價格成為一種必然。“食用油企的漲價主要是受成本推動的壓力,此次漲價主要是補漲。”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市場分析師馬曉春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國內市場花生米價格持續走高,生產花生油的成本大幅攀升,眾多廠家上調花生油價格屬于補漲的無奈之舉。”
卓創資訊油脂行業分析師羅琳認為,國內多數豆油加工企業使用進口大豆壓榨,根據進口大豆的成本和豆油出貨價計算,部分豆油企業依然虧損,豆油企業報價已經紛紛上調;而花生油方面,今年5月以來花生價格連連直上,呈現出“花你錢”的姿態站在消費者面前。近期花生油企業采購花生價基本在10800元~11500元/噸之間,貨源有限。
相關資料顯示,成本壓力讓部分食用油壓榨企業陷入虧損。自去年11月以來,大豆壓榨廠已經持續近8個月虧損,開機率逐步下降。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表示,大豆壓榨廠的開機率今年以來維持在20%~30%,低于正常開機率20%,小包裝食用油企業壓榨1噸進口大豆平均虧損200元左右。“受國內外大豆減產預期影響,大豆后市看漲氣氛濃。國家已經定向拍賣了500多萬噸大豆,國儲只剩200多萬噸,迫于供應壓力,油脂行業漲價也在情理之中。”羅琳說。
對于此次漲價,記者曾試圖聯系食用油企,但均未得到對方答復。此前金龍魚曾表示此次漲幅為5%左右,但這只是出廠價。“流通環節會層層加價,到消費者手中肯定不止5%。”有食用油批發商表示。
除此之外,“隨著節日到來,食用油價格上漲受到疊加因素影響。”羅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