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加工壓榨 » 正文

限價令到期 食用油價漲

  作者: 來源: 日期:2011-09-27  
     平靜了大半年的食用油市場不再平靜。7月起至今,武漢乃至全國的食用油全面漲價,漲幅普遍在5%-10%之間。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油”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東西。國慶節臨近,傳統消費旺季即將到來,食用油產銷企業在這個時候開始漲價是“蓄謀已久”,還是另有他因?

    5升油每桶漲5元左右

    武昌黃鸝路有兩家做糧油生意的店,其中一家由老方經營。老方的門店里,以“金龍魚”油為主,另有本土品牌“中昌”和其他幾個雜牌油。

    桶裝油廠家均是送貨上門。老方22日介紹,8月,“金龍魚”油通知漲價,漲幅5%-10%。以大豆油為例,每箱(4桶5升裝,下同)從218元漲至238元,平均每桶漲價5元。“金龍魚油漲價之后,其他品牌隨之跟漲。”他說。

    菜市場油價上漲,超市油價不例外。據徐東沃爾瑪超市“金龍魚”油的導購員小羅介紹,今年7月,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的零售價62.5元/桶(5升裝,下同);8月起,價格漲至66.8元,漲幅6.88%。“金龍魚油大多數產品的漲幅都在10元以內,部分主打高端市場的茶籽油漲了30多元。”她說。

    白沙洲大市場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糧油集散中心之一,這里的散裝油和小包裝食用油銷往武漢市及咸寧、黃石等地。記者近日走訪了該批發市場了解到,8月,該市場食用油批發價有5%-10%左右的漲幅。以桶裝調和油為例,原來售價為232元/箱,調價后為248元左右/箱,每箱約漲價16元,漲幅6.9%。

    武漢市物價局在近期月度報告中稱,今年8月,武漢食用油價格結束了近半年的高位穩定運行態勢,整體上漲。受”魯花”及“金龍魚”牌食用油價格調整的影響,食用油市場顯現上漲跡象。散裝食用油每噸漲幅在200-300元之間,桶裝食用油漲幅為5%-10%——5升裝瓶裝油每桶漲5元左右。

    油價上漲系“補漲”

    由于國內食用油壓榨原料主要依賴進口,因此食用油價格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比較明顯。

    去年12月初,國家發改委曾“約談”中糧集團(“福臨門”的生產廠家)、益海嘉里(“金龍魚”的生產廠家)、中紡集團和九三糧油四家小包裝食用油企業,要求4個月內,各指定企業小包裝食用油出廠價格、重點市場批發價格和直供超市零售價格均不得上調。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駁回了有關小包裝油漲價的申請,并明確要求兩家大型油企在未來兩個月內不得上調小包裝油價格。

    今年7月“限價令”剛剛到期,魯花集團即率先在全國公開宣布旗下花生油漲價5%。繼“魯花”之后,金龍魚、福臨門等大小品牌紛紛宣布上調油價格,漲幅5%-10%。

    為緩解成本上升壓力,幾乎每家企業都給出類似的漲價理由。“去年,國內每噸毛豆油的價格為七八千元,今年每噸價格基本上都在萬元以上,同比漲幅超過25%。除原材料上漲之外,企業還面臨人工成本上漲、物流運輸成本上升等方面壓力。”23日,“中昌”有關人士說。“去年7月以來,國內物價上漲較快。相對于其他食品,國內食用油價格的漲幅相對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國家比較嚴格的管制。此輪食用油漲價更多的是限價令到期后市場規律的正常反應,具有補漲特征。”正略鈞策管理顧問公司合伙人陳庚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說。

    品牌油企為最大贏家

    今年7月食用油價格上漲之前,如果用進口毛豆油精煉,小包裝大豆油的成本每噸約為1.08萬元,而受限價等因素影響,山東精煉豆油的價格每噸約9800元,江蘇張家港精煉豆油每噸約1萬元,加工企業每噸虧損800—1000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信玉民說,加工企業訂購大豆的時點不同,有的在價格較低時訂購了大量大豆,這些企業成本相對較低,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一定利潤,但是總體來看,理論上今年上半年加工企業加工進口大豆出現虧損是有可能的,今年4月前后,一些地區大豆壓榨企業的開工率低至40%左右,如果有利潤,則開工率不會如此之低。

    國家發改委去年要求食用油企業推遲漲價后,在今年1月就曾定向銷售第一批國家臨時存儲糧油。其中,中糧、益海嘉里各獲得22萬噸菜籽油,中紡拿到1萬噸菜籽油,三河匯福糧油獲得大豆19萬噸,九三糧油獲得大豆14.5萬噸。

    “大型油企有國家層面的支持,可以讓其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最苦的莫過于中小油企,沒有任何政策支持。”“中昌”有關人士說,大企業不漲價,中小企業想漲也漲不起來。此輪漲價之前,受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行業內企業“賺錢的不多”。去年,在漢多年的一家外資油脂企業“華泰”因經營不善而關門歇業。

    “不管漲價與否,我們每桶油只賺2元左右。”老方說,以前食用油價格低的時候,他平均拿四五十元購進一桶,就能賺2元錢。如今漲價之后,需拿六十元左右購進一桶,才能賺2元錢。兩相比較,如今賺錢更難。

    “漲價背后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農民,也不是經銷商。最大受益者應該是品牌廠家,他們在產業鏈當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陳庚分析,食用油既受到國內需求與供給等直接因素影響,還受到國際原料供應、期貨價格、匯率等諸多因素影響,從長期來看不好判斷;從中短期來說,小幅上漲可能還是主基調,這對食用油企業總體上是利好。

    武漢大學教授、博導吳先明表示,在某種意義上講,食用油市場是一個全球化市場,競爭相對充分。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會因采購能力、管理能力強等逐步成長為行業內的優勢企業。“此輪食用油上漲總體上屬于成本推動型。尤其是那些優勢企業,將從行業漲價中獲得一定利潤。”他說。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