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據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其中,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1%,連續三季度下滑,國內財政緊縮的政策仍在持續。
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歐債危機擔憂再度升溫的的宏觀環境下,18日國內商品市場幾乎全部下跌,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大幅下挫,國內食用油期貨市場菜油1105收于9814,跌172;棕櫚油1205收于7892,跌184;豆油1205收于9218,跌204,期貨市場大幅調整,帶動了食用油期現貨市場的跟盤調整,據中華油脂網監測,國內一級豆油主要報價區間在9600-9700元/噸,跌100-150元/噸,四級菜油報價集中在10000-10100元/噸,跌200-300元/噸,24度棕櫚油經銷商報價在7750-7900元/噸,跌50-100元/噸。
美國農業部公布10月供需報告顯示,2011/12年度美豆產量預估為30.60億蒲式耳,9月預估為30.85億蒲式耳;2011/12年度美豆年末庫存預估為1.60億蒲式耳,9月預估為1.65億蒲式耳。2011/12年度美國豆油年末庫存預估為21.71億磅,9月預估為21.46億磅,報告數據均低于此前市場預期水平,報告的意外利多,為近期美豆及國內外食用油市場價格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最終市場難敵經濟形勢帶來的悲觀情緒,漲勢受阻。
按照慣例,四季度為國內油脂消費的旺季,食用油價格也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漲幅。今年國產大豆產量下降,市場預計國家臨儲大豆收購價格將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調,新季大豆價格的高企也將會豆油市場提供成本支撐,另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9月進口大豆413萬噸,較上月的451萬噸下降8.4%,1-9月進口大豆3771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6.1%。9月進口食用油57萬噸,較上月69萬噸下降17.4%,1-9月進口食用油466萬噸,較去年同期495萬噸減少6%。
據樂觀預測,歐債危機或不會繼續惡化,食用油在經過一番大幅調整之后,最終將會在基本面的支撐下震蕩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