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超市食用油價格堅挺
昨日,記者在歲寶龍珠店看到,油品貨架滿滿的,但幾乎沒有哪一款打特價。這和特價大米、特價雞蛋成行成市的情形很不同。以前雞蛋價格曾漲到六七元一斤,現在就相對價格較高的家養雞蛋也在打特價,5.4元左右就能買到一斤。一些時令蔬菜價格下調更加明顯。歲寶的食用油促銷員告訴記者,油價前段時間漲上去后就沒有調下來。她抱起一桶魯花牌五升花生油對記者說,這個品種十幾天前一下子漲了15元。她指著貨架上的另一個食用油品牌叨嘜對記者說,“只有它一家價格一直沒動?!薄安贿^這家的以前價格就高,不漲價可能是這個原因吧?!睋嬖V記者,食用油中漲得最快的當屬花生油。
記者隨后在周邊的幾家超市看了看,食用油價格基本沒有松動跡象。
數據 本月上旬環比漲0.19%
市場上的情形與統計數據基本一致。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上旬食品城市價格環比下降0.72%.各類商品除糧油、水果繼續上漲外,其他產品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糧油、水果環比分別漲0.19%和0.65%.
10月中、上旬國內農產品價格高位回落。蔬菜、水產、肉禽、奶類分別下降2.36%、1.10%、0.38%和0.35%.對CPI貢獻較大的豬肉情況開始好轉,9月規模以上企業生豬屠宰量達到1726.8萬噸,同比下降8.99%,環比增長2.98%,豬肉供應連續兩個月增長,肉價已略微回落。
統計數據也表明,食用油、水果成為菜籃子中價格堅挺的品種。
期貨國內外油脂期貨普跌
人們曾質疑中國的汽油價格比國際油價漲得快降得慢。同樣病癥會不會也在食用油身上發生呢?
從國際期貨市場看,國際大宗商品9月以來普遍下調,其中大豆期貨主力合約9月開始從每蒲式耳1400美分一度降到每蒲式耳1100美分。
國內期貨市場豆油從9月中旬開始從每噸10400元高臺下跳,最低曾跌破每噸9000元,目前豆油1205合約的價格為每噸9316元,跌幅約10%.菜油期貨價格亦從9月中旬開始回落,從每噸10200元一度跌至每噸9600元,近日略有反彈至每噸9904元,也有近5%的跌幅。
由于投資者普遍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歐債危機導致國際金融環境動蕩,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認為,從國內外經濟普遍放緩的大背景看,商品已處于熊市,即使有反彈也會再次深跌。農產品價格后期也難背離商品熊市的大環境。
分析 壟斷、限價造成降價滯后
商品走熊的大背景會否使食用油價格隨之回落呢?
東方艾格咨詢分析師馬文峰坦言,中國食用油特別是超市中的小包裝食用油與汽油相似,不僅僅是成本決定市場價格,壟斷色彩成為左右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公開數據表明,益海的小包裝食用油占據了市場份額的45%,中糧也占有25%市場份額,國內研究機構認為益海的市場份額實際還要高。食用油巨頭主動降價的動力往往不大,出降價牌也是攻打市場的策略需要。
中證期貨產業中心總經理吳星平日對食用油大企業的接觸較多。他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則明確表示不同意食用油品的壟斷說,對食用油未隨商品期貨回落而降價另有解讀。他對記者分析稱,國內食用油市場今年情況特殊,第一,1~6月的限價使油企普遍虧損。9月中旬以來,隨著原料價格回落,加工企業不過剛剛賺到錢,立刻降價動力不大。第二,國家加大對地溝油查處力度,同時加強了油品質量監控。這使得不少原散裝食用油用戶改用正規油廠產品或者改用小包裝,對于生產廠商來說,油品質量檢查、散裝改小包裝、超市進場費上漲等諸多中間環節成本上升,部分已沖抵了成本價格回落。這才是食用油價格回落滯后的原因。
后市 后期食用油有回落空間
吳星認為,對大型食用油加工企業而言,原材料成本占其總成本的六七成,小加工企業原料成本可能占比更高。9中旬開始,國內國外油脂原材料期貨價格均有明顯回調。國外棕櫚油回調最多,超過20%,豆油回調超過10%,國內豆油下調約5%.
另外,國家提出限價政策時,當時原材料豆油的期貨價格大約在每噸1萬元,現在也已回落。
吳星分析,從成本角度講,后期市場上的食用油應有下調空間。但最終市民能否真正看到價格下調,還需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