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油行業規模持續增長:
近十年,中國食用油行業規模復合增長率超過16%。近5年,食用油加工行業收入及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22.5%和30.9%。預計行業規模在未來多年仍具增長空間。
大豆壓榨產能過剩,原料依賴進口:
中國最主要的食用油消費品種是豆油,占總消費量的40%。大豆壓榨產能在2011年預期能超1億噸,2012年達1.25億噸,但產能利用率僅為60%。在大豆原料供給方面受制于國際市場,中國壓榨大豆需求對外依存度達80%。
行業集中度持續加強:
中國食用油行業已經形成寡頭格局,益海嘉里、中糧集團兩家企業控制了60%的市場。外資廠商在中國食用油領域控制著相當的話語權。但國家政策限制外商新建產能,內資大型企業仍具成長空間。
玉米油成為行業新星:鑒于玉米油健康油的概念,是普通食用油消費升級良好的替代品種。2010年,玉米油產量46萬噸,占食用油總量僅0.97%,對比美國市場6%以上份額,成長空間巨大。中國深加工玉米估計用量至少仍能支撐行業2倍的增長空間。
投資邏輯:
1.中國食用油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且受外資控制力度較大。2.大豆壓榨產能明顯過剩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同時,易受國家物價調控政策影響。3.近期,大豆、豆油及豆粕的走勢使得壓榨利潤仍然為負,預期利潤回升周期有所滯后,當前行業內開工意愿不足。4.玉米油行業發展趨勢相對獨立,近3-4年內擁有良好的增長預期。
我們認為,短期內整個大豆壓榨行業走勢并不明朗,但如中國糧油控股這樣能通過規模優勢及管理來進行成本控制的企業長期仍具一定的投資價值;玉米油行業在成功解決原料瓶頸的前提下,長期增長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