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加工壓榨 » 正文

借道中儲糧 發改委備招食用油調控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01-16  
     2012年的元旦,一個名為“金鼎”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悄悄擺上了江浙地區的超市貨架,這讓中儲糧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建民難掩興奮。

    從2008年開始,掌握中國最大糧食儲備規模的中儲糧便開始策劃進軍小包裝油市場。如今終于變成了現實。

    金鼎食用油最明確的目的便是成為繼益海嘉里的金龍魚和中糧的福臨門之后,國內第三大食用油品牌。與前兩個品牌最大不同之處在于,發改委一聲令下,金鼎便會迅速降價,以調節市場價格。

    不僅僅中儲糧,《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繼中糧和中儲糧之后,國內排名第三的糧食央企——中紡糧油也有意發展其小包裝品牌,“所有有壓榨廠的企業都想進軍小包裝油市場。”中紡糧油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發改委利用糧食央企對抗外資,混戰食用油市場,重奪食用油價格話語權的大幕剛剛拉開。

    發改委布局小包裝油

    2011年年初,接連沖高的CPI沖擊著發改委的神經,與消費者關系密切的小包裝食用油價格接連上漲。

    由于占據中國食用油市場最大份額的品牌“金龍魚”隸屬于益海嘉里集團,而益海嘉里的外資身份,使得發改委不方便像對待央企那樣,下達強制性限價命令。發改委最終采取了“約談”的方式,阻止以益海嘉里為首的幾家主要油脂企業漲價。

    而有消息稱,中國94家規模以上的油脂壓榨企業有60%被外資購買,或有外資背景。對于小包裝油市場,發改委的調控明顯感覺力不從心。

    實際上,無論是糧食還是大豆,國家都進行了儲備,并通過定向銷售的方式,賣給特定的企業,讓企業得以壓榨低價大豆并產出低價食用油。“但我們發現,僅僅儲備原糧的方式不足以迅速調節市場價格。”發改委經貿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因此,我們今后的想法是將原糧加工成成品糧進行銷售。”

    “發改委對我們的想法是,進軍小包裝油市場,能夠迅速調節價格。”中儲糧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建民證實,一向以糧食儲備著稱的中儲糧此番進軍小包裝油終端市場,似乎帶有國家責任的意味。

    記者在中儲糧的網站上看到,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糧)是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干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的試點單位,享受國務院確定的國有大中型重點聯系企業的有關政策,在國家計劃、財政中實行單列。中儲糧總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總公司法定代表人。中儲糧總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166.8億元。

    2011年年初前后,國家曾將中儲糧管理的一部分國儲大豆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定向銷售給益海嘉里、中糧集團、中紡糧油、九三油脂等主要油脂企業。

    按照劉建民的說法,2010年和2011年,國際大豆價格上漲的同時,發改委給予一些糧油生產企業優惠的大豆價格,“但是很多壓榨企業并沒有把這批大豆用于生產,而是儲存起來。沒有達到調節終端價格的目的。”他表示中儲糧自己的油脂公司則會聽從國家的安排,在需要價格調節的時候,調低價格,迅速在市場內做出反應。但這種說法并不被益海嘉里、中紡糧油等企業認可。

    2011年12月,中儲糧油脂公司鎮江生產基地年灌裝20萬噸食用油的生產線建成投產,據介紹,未來兩年內,其天津、廣東、河南等生產基地也將陸續建成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灌裝70萬噸的生產規模。

    央企集中混戰

    中紡糧油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家都想把整個渠道打通。”目前,中紡糧油生產的只是中包裝油。“這種模式正在受到挑戰,現在只有在農村,人們還拿著自己的容器去糧油店購買散裝食用油。”上述人士表示,“我們一直認為,向下延伸產業鏈是必要的,但是兩年內還不會有太明確的動作。”

    而中儲糧加入小包裝油市場直接威脅的兩家企業,一家是益海嘉里,另外一家便是中糧。

    中儲糧油脂公司認為,目前益海嘉里的金龍魚占有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中糧的福臨門市場份額在20%以內,“個別企業市場份額占有過大,尤其是外資占有比例過大,對市場來講,并不安全,增進市場競爭是必要的。”劉建民表示,“未來幾年內,希望金鼎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能夠達到10%。”

    由于擁有原料優勢,加之中儲糧對益海嘉里的指向明確,因此,未來的市場會顯得格外熱鬧。

    益海嘉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不接受這一市場占有率的數字,“我們只有30%多。”此外,該人士認為,“我們很支持發改委的主張,沒有太多擔心的必要。”

    但是,另一位糧食央企人士則透露出競爭的擔心,“中儲糧有原料優勢,所以中儲糧進入小包裝油市場,各家壓力都會很大。”

    “中儲糧”身份兩難

    “雖然,我們有很明顯的優勢和價格調控責任,但是我們不會破壞市場規則。”劉建民向記者表示,“我們在遵守國家政策和市場規則的前提下進行盈利。”

    另一位糧食央企人士向記者表達了對中儲糧的擔憂,“如果真的是為了平衡市場份額、調節市場,這樣的動作還是對行業有利的。但是,如果借助自身不可替代的優勢,打擊行業內的企業,甚至與民爭利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其實,中儲糧醞釀進入下游糧油市場已有多年,“說更多的社會責任沒有什么用,就是下游有利潤,中儲糧想過來爭利而已。”另一家大型食用油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評論。因此中儲糧以政策性央企的身份圖謀發展全產業鏈,從國有大糧倉變身國有大糧商,一直被一些同行所反對。

    中儲糧曾經自行展開過很多經營性糧食收儲業務,但是在2010年被發改委叫停。

    此外,近年來中儲糧也曾因下屬的庫點大舉搶糧,擾亂市場而受到發改委、糧食局的調查和處罰。

    實際上,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儲糧油脂公司便已經陷入了對自身定位的思考,“我們多個部門之間一直在探討一件事情,就是企業盈利和國家政策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和處理。” 劉建民表示,“國資委也是要考核我們的盈利水平的,但是一旦發改委對我們提出降價要求,我們就要平衡責任和盈利。”

    現在看來,對于中儲糧發展全產業鏈大糧商的戰略,國家發改委采取了默許的態度。而新建品牌和渠道,中儲糧已經做好了數億元的投入。但是至今中儲糧仍無法預計新品牌實現盈利的具體期限。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