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僅僅是2012年元旦剛剛進入市場的品牌,試銷售期間,計劃銷售5000噸,但是春節前,劉建民出乎意料地接到了8000噸的訂單。
品牌和渠道建立的初步成功,讓劉建民以及整個中儲糧油脂公司的團隊感到十分欣慰,作為央企,要成功進入競爭激烈的市場,不僅僅需要資金,更需要的是工作方式和思路的轉變。
果斷下潛至二三線城市甚至四線市場,尋找市場空白,以獲得新品牌的成長空間,逐漸培養溢價能力,是中儲糧為金鼎品牌制訂的策略。
組建團隊 摒棄“密集”渠道
2008年,國務院決定中國需要自己進行儲備大豆時,執行大豆儲備任務的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糧”)便策劃成立中儲糧油脂公司,并建立自己的品牌。
而在當下,小包裝油領域已經是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時,中儲糧卻決定殺入“紅海”。目前,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品牌占有小包裝油市場份額的50%,中糧的品牌福臨門市場份額也接近20%,在這種市場格局下,“成立新的品牌,而且還要做到一定的市場份額,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中儲糧油脂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負責銷售渠道建設,他深感壓力,因為按照中儲糧的規劃,從2012年開始,今后5年的時間內,中儲糧油脂公司的品牌“金鼎”需要占有市場份額約10%。
從零起步的時候,劉建民和王慶榮開始組建金鼎的團隊。
“一開始,我們就認識到,要組建的是一個專業化的團隊,僅靠中儲糧自己的人才,短期內是很難適應市場的。”王慶榮從4個渠道“招兵買馬”。
“核心成員是行業內比較知名的管理人才,這些人的意識和管理都走在行業的前列。此外,是來自同行業的競爭企業,尤其是知名的大企業來的管理人才,他們對大企業的運作模式非常熟悉。再有一些來自非主流品牌的地方性企業,這些人才熟悉財務,也非常善于經營。最后是中儲糧自己人,只占到團隊的三分之一。”
開會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種局面,遇到同一個問題,來自大企業的人,談談他們是如何解決的,來自地方企業的人也會談談自己的解決辦法。“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個人才戰略,我們都采用中儲糧自己的人,目前狀況會是什么樣?”王慶榮感慨,“那將會有一個很長的,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經過集思廣益,金鼎做出決定,渠道發展不能像金龍魚、福臨門一樣多渠道混戰,對于金鼎而言,簡化渠道,同時減少成本才是現實可行的。
差異定位搶占經銷商
目前的食用油市場是金龍魚和福臨門的天下,由于其具備全產業鏈模式,可以多渠道挖掘利潤,形成了強大的溢價能力,金龍魚和福臨門對多數市場都采取強勢的態度——不斷壓低同類產品價格和利潤。
進入這一市場,資金和贏利能力的挑戰非常大。
雖然央企的財力和物力都對金鼎品牌給予了支撐,但是營銷團隊為渠道建立的第一個策略仍是避開一線城市和大賣場,同時,不急于在品牌廣告方面投入過多,避免對市場集中下“猛藥”造成渠道消化不良。
金鼎上市初期,對于品牌傳播,總經理劉建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金鼎創建的意義,以及與國家儲備宏觀政策的關系向外界闡釋。
“今年年初,剛上市的時候,金鼎還不能稱作一個品牌,但是通過媒體傳播,經銷商們了解到,金鼎背后的中儲糧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企業,現在,金鼎已經初步具備了品牌基礎。”王慶榮認為,初期的傳播工作對渠道建設非常有利。
根據團隊經驗,金鼎在發展渠道之初就避免把渠道做多做雜。一個地區只考慮一個經銷商,此外有經驗的經銷商能夠快速帶動銷量,這也是金鼎考察經銷商的重要標準之一。
目前金鼎的主要銷售網點多是各地的農貿批發市場,這與金鼎最初的產品價格定位相關,產品堅持質優價廉,不走高端。
一線城市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一線城市的大賣場如家樂福和沃爾瑪等則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我們不想在品牌能力有限的時期進入到這些賣場,因為話語權有限。”王慶榮和團隊制訂的策略是,強力推進二三線城市的渠道建設,在華東市場,現在一些鄉鎮已經能夠買到金鼎食用油。
因為具有央企的背景,二三線城市的渠道商也非常注重與金鼎的合作。
其中江蘇鹽業是王慶榮最近接觸到的經銷商。江蘇鹽業是江蘇骨干國有企業,未來將發展成擁有1500家門店的綜合性渠道銷售企業。
“對于食用油,江蘇鹽業一直沒有引進。但是,食用油卻是很好地帶動銷售額的產品。”王慶榮透露,“江蘇鹽業提出的條件是能夠保本就可以。”
這樣的渠道正是金鼎品牌所需要的,能夠形成共識,并且可以抱團取暖。
目前,在江浙長三角一帶,金鼎渠道已經初具規模,同時在河北、山西等省份的渠道建設也超于預期。
在品牌定位方面,“我們還是定位在中低端,依托中儲糧在大豆油和菜籽油方面的產業鏈優勢,拓展相關系列產品。未來產品規劃主要有三個。”王慶榮透露,即大豆油、菜籽油和以這兩種油品為基礎的調和油。
而這種定位,決定了金鼎的價格區間,即價格偏向大眾消費的價位,其價格將比金龍魚和福臨門這兩個品牌略低。
中儲糧相關業內人士計算了一下食用油生產成本:原料油成本加上包裝成本,金鼎每噸的價格為750元左右,而產量較大的金龍魚將這一成本控制在700元以內,灌裝成本和物流成本分別為每噸100元和150元。此外還有每箱12元到18元的銷售促銷費用,這幾項基本與同類產品價格持平。由于金鼎的終端價格需要比同類產品價格略低,因此渠道的細化和選擇非常重要。
“我們現在的渠道必須得用現金交易,而大型商超貨款通常要延遲2到3個月,這對資金循環是非常不利的,根據我們的產品定位和快速發展的需求,產品上市初期我們避免了在大型商超與同類品牌的遭遇戰。”
金鼎也不是完全放棄一線城市,“我們考慮與區域性的超市連鎖合作,因為這會對銷量發展更為有利。比如北京的京客隆、物美等,目前大豆油產品的毛利空間不足以進行超市系統的操作,但對于新品牌來講,不進入超市也是不現實的,進入超市對我們的品牌建設,以及其他渠道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王慶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