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第43周市場報告:大豆市場弱勢 購銷清淡
一、大豆市場
2012年第43周(10.22-10.28),截至10月26日,黑龍江大豆收購價格4520-4700元/噸,與上周價格比價格下跌60元/噸。黑龍江集賢、友誼地區油廠大豆入廠價在4260-4300元/噸,與上周價格比持平。
4月船期南美大豆到我國CNF報價605美元/噸,較上周上漲了20美元/噸。12月船期美國大豆到我國CNF報價653美元/噸,較上周上漲11美元/噸。波羅的海干散貨運指數最新報1051,較上周上漲了56。
二、豆粕市場:
2012年第43周(10.22-10.28),10月26日,沿海43%蛋白豆粕出廠價格集中于3800-3870元/噸,較上周比下跌了50-90元/噸。其中大連地區價格為3800元/噸,與上周比下跌了9150元/噸;京津冀和山東地區價格集中于3870-3960元/噸,較上周比下跌了50到上漲了10元/噸;江蘇和廣東地區價格4000元/噸,較上周比上漲了10-40元/噸。東北內陸地區43%蛋白豆粕價格集中于3840-3940元/噸,與上周比下跌了40-100元/噸。
三、市場分析
目前影響豆粕價格走勢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今年的前九個月,總進口量達到4430萬噸,增加了17.7%相比2011年同期。超過一半的大豆進口來源于巴西,美國提供量大約僅占37%。來自美國的大豆運量減少因其國內嚴重的旱情造成,使大豆期貨價格在9月初推至歷史高點。中國已經試圖出售部分國家儲備以限制豆價過快的上漲。大豆供應預計將繼續吃緊,直到在2013年3月新的作物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入全球市場。分析師表示,中國進口需求的抑制至少要到明年年初才會有所減緩。
2. 近期大商所組織的大豆產區秋季考察發現,因今年災害天氣頻繁,大豆產量和質量或不及預期。作為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逐年銳減很能反映問題。2010-2012年,大豆種植面積連續縮減,分別為6470萬畝、5193萬畝和4000萬畝。農業部統計,今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僅為8682萬畝,較去年下降13.8%。另外受天氣影響,大豆單產為112.9公斤/畝,較去年下降5.3%。
四、后市分析
大豆方面,從美國周度出口銷售報告中已經可以看出中國需求的旺盛。另外數據顯示,中國9月進口大豆497萬噸,較8月的442萬噸上漲12.4%。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早先“9、10兩月共進口700萬噸的估計”,預計實際進口情況將遠好于該預計。2012年1-9月,中國共進口大豆4430.6萬噸,較去年的3769.8萬噸增加17.5%。國家糧油中心預計,2012年全年我國將進口大豆5750萬噸左右,較上年的5263萬噸增長9.3%,近500萬噸。就連總部位于德國漢堡的油籽行業分析機構《油世界》都稱:因供應緊張,中國可能在明年2月前繼續大量進口大豆,這可能提振CBOT大豆價格。
豆粕方面,豆粕期價大跌帶動現貨報價快速下滑,目前43蛋白現貨報價普遍在4000-4200一線,4000元為現貨價格關口。目前從飼料廠角度看,由于前期跌幅較大,國慶后飼料銷售普遍下滑,雖然有補庫周期存在,但現貨銷售有一定清淡,飼料企業加工速度放緩,延長了豆粕庫存消耗周期。且天氣轉涼水產需求逐步減少,畜禽養殖效益低迷,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影響終端廠商對豆粕的備貨力度。
后期主要關注美國大豆出口數量、國內到港大豆數量、中美兩國大豆種植情況、國際整體經濟態勢、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南美大豆產區天氣情況,關注月度供需報告及美元及原油走勢。
一周熱點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
- 2021-03-19數據賦能養豬新時代! ——省飼兒燃啟智能育肥新希望&養豬機器人下線儀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會舉行前,中國連續三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農戶已預售1189萬噸大豆和1910萬噸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烏克蘭玉米出口已達1500萬噸
- 2021-03-19南美專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惡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19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96倍